民眾經常因為飢餓或用餐後上腹部疼痛,很可能就是消化性潰瘍或胃炎所引起。消化性潰瘍是腸胃道(胃或十二指腸)常見的疾病,在台灣大約有10%的人受影響,雖然如此,大部分的病例只造成輕微的症狀與些微的傷害,但是在部分病例中可能會造成生命的威脅,例如急性出血或穿孔。
消化性潰瘍指的是消化道(胃或十二指腸)因器官內膜的上皮細胞受到胃酸與胃消化酶的侵害形成一個小洞,發炎後持續性侵蝕、漫延到更深入的黏膜層與黏膜下層,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稱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又分為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症狀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與厭食。潰瘍若慢性出血可能會演變成貧血;也可能造成嚴重的急性出血,導致吐血(胃潰瘍)或黑便(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
致病原因
˙胃酸:胃中G細胞所分泌的胃泌素會刺激胃酸的產生。
˙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包含阿斯匹靈。這類病人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風險會增加。若使用人工˙合成第二類型前列腺素,可以減低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風險。
˙抽菸、酒精、基因和壓力:但致病原理未知。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or pylori):在患有消化性潰瘍病人中絕大多數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雖然只有˙約15%的受感染者會罹患潰瘍,但大多數的病例,在消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可以永久治癒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又分為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Gastric Ulcer )
˙病患的臨床症狀可能出現上腹疼痛,進食後可以得到緩解。
˙臨床症狀可能模糊不清,可能伴隨食慾不振、餐後飽脹和體重減輕。
˙胃潰瘍可能伴隨出血,常發現有貧血現象。
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
˙病患可能有間歇性上腹部疼痛,特別是發生在夜間。
˙進食與制酸劑可以緩解症狀。
˙若不加以治療,疼痛會持續數周,可能需要數月後才能復原。
˙部分病患病並未沒有症狀,只會出現急性併發症,例如出血或穿孔。
˙高達50%的病人有家族史。
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
出血:
最常見的併發症,大約20%的病患在一生當中會發生腸胃出血。出血前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依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可能出現吐血、黑便或僅僅造成糞便潛血反應。
穿孔:
少見但嚴重,若不及時手術,常造成病患死亡。因為穿孔導致胃酸及胃內容物由胃腸道流入腹腔,引發急性腹膜炎、甚至敗血症死亡。
胃出口阻塞:
有此併發症的潰瘍通常發生在幽門通道或靠近胃部的十二指腸。潰瘍慢慢結疤癒合、或潰瘍反覆發作導致胃出口(幽門,是胃中的食物往十二指腸輸送的出口。)阻塞,嚴重會造成胃出口完全阻塞,食物滯留在胃中且嘔吐。
無法癒合:
可能發生在病患無按時吃藥、抗生素無效或持續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的患者身上、也常見於吸菸者。
診斷
X光鋇劑攝影能偵測潰瘍,而胃鏡是最佳的診斷工具。胃鏡檢查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病灶、研判潰瘍的嚴重度,還可以直接切片檢查。
治療
˙手術:除非是急症如穿孔或出血。
˙內視鏡治療。
˙服用制酸劑、抗膽鹼性藥物以抑制胃酸分泌。
˙服用第2型組織胺接受器之拮抗劑,阻斷組織胺作用於胃壁細胞、減少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藥物。
˙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pump inhibitor,PPI),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最佳藥物,減少胃酸分泌
˙服用抗生素消滅幽門螺旋桿菌。
˙最新治療方針「三合一療法」:使用一種制酸劑加2~3種抗生素,治療潰瘍同時根除幽門螺旋感菌。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
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明特殊的飲食或生活習性可以預防潰瘍的發生或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癒合,雖然如此,仍有一些基本飲食原則值得遵循:
˙規律的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
˙生活規律,避免緊張壓力,在輕鬆氣氛下用餐。
˙避免抽煙、酒、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甜點、油炸等食物,常會導致患者不適,應留意食用。
˙如有吐血、腹痛加劇、解黑便等狀況,應立即返院。
˙請依循醫師指示服藥,勿自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