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可以從大眾傳播的訊息中了解,大腸瘜肉可能演變成大腸癌。既然只是可能,需要定期大腸鏡篩檢嗎?若在檢查中發現瘜肉,該不該切?該不該全部切?
寧錯殺一百、不錯放一個?
臨床大腸鏡的檢查中,發現瘜肉的機會與日俱增,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既然瘜肉可能演變成大腸癌,就這個觀點出發,篩檢時發現瘜肉,應儘快切除,就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的風險,也就是趁瘜肉尚未茁壯,先除去禍根,不留後患。這個觀念正確嗎?
臨床上,在內視鏡下被發現的絕大部分瘜肉主要有2大類:
˙腺瘤性瘜肉,又區分為下列類型:
1、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超過80%的腺體為分枝狀。
2、管絨毛狀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混合型。
3、絨毛狀腺瘤(villous adenoma),至少80%的腺體為絨毛形態。
腺瘤性瘜肉具演變為癌症的潛力,絨毛狀所佔的比例越高,癌變機會越大。另外,癌變也視瘜肉大小、組織分類、細胞異常等因素而定。因此,一旦發生腺性瘜肉,通常會予以切除。
˙增生性(Hyperplastic polyp)
目前增生性瘜肉被認為不具癌病變的潛力,雖然肉眼無法與小的腺瘤性瘜肉區別,但特殊的大腸鏡,例如:Narrow band imaging (NBI),可輕易判別是增生性瘜肉或腺瘤性瘜肉。
增生性瘜肉除非是瘜肉體積過大而發生阻塞症狀才予以切除,對於小的增生性瘜肉大多予以保留,只定期追蹤而不將其切除。為什麼?
資源集中,腺瘤性瘜肉非切不可
全面性切除瘜肉,若從正面看待,防患於未然是理性思考,對預防大腸癌有絕對正面的幫助。
從負面看待,即使手術再小,像內視鏡瘜肉切除這類微小傷口的手術也一樣有其風險與併發症,例如,術後出血與腸穿孔。況且即使是小手術,時間過長也會增添不必要的風險。
腺瘤階段的瘜肉才是目前臨床內視鏡手術主要的切除目標,因為這個階段的瘜肉只需臨門一腳就到達惡性腫瘤階段。內視鏡手術最需要在第一時間切除的,是最有癌變可能的腺瘤性瘜肉。臨床也證實,做內視鏡時切除所有腺瘤性瘜肉以減少未來結腸直腸癌的危險高達90%。
因此,瘜肉並非需要全部切除,而是應該集中火力於癌變機率高的瘜肉,既可達到預防大腸癌的效果,也不會讓民眾陷入無端的併發症風險中。
當機立斷,決戰於「有形」之間
現代內視鏡檢查又是如何確實評估、判別,哪個該切、哪個又該刀下留人?
NBI(Narrow Band Imaging)窄頻光譜儀是目前早期癌最佳的辨識利器,加上放大內視鏡(magnifying endoscopy)可將標的物放大80倍,不僅可以清楚地觀察瘜肉表面紋路、辨識黏膜表層病變、黏膜微血管排列、微血管粗細,藉以區分腫瘤的癌化程度與侵入深度,協助找出腸道黏膜上微小病變與以前肉眼無法分辨的早期癌,讓醫師當機立斷,當下就能決定該不該切除。
除了瘜肉切除,過去需仰賴外科醫師的早期大腸癌(第0期、第1期),目前也大都可直接藉由大腸鏡切除根治。
民眾需要注意的是,瘜肉切除後,仍需定期追蹤,因為未來還是有可能再長瘜肉,至於追蹤的頻率,則視病理切片判讀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