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糞便其實隱含許多與疾病相關的訊息。例如,紅色便便,可能是腸道發炎、痔瘡或大腸腫瘤的警訊;黑色便便,可能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出血;若糞便呈現灰色或出現油脂,可能是膽或胰臟出問題。
便便從哪來?
食物從嘴巴咀嚼開始,嚼碎後食物通過食道,
→進入胃後充分混合胃液、再磨碎
→進入小腸(十二指腸),混合膽汁、來自胰臟的各種消化酵素
→被分解成小分子的養分在小腸被吸收,剩餘的殘渣進入大腸
→殘渣的水分與部份電解質在結腸(大腸前半段)被吸收
→抵達結腸後段或直腸時已成半固體狀
→直腸中足夠糞量會引發直腸肌的反射而產生便意
→最後從肛門排出
正常情況下,食物在48~72小時可以被完全消化、最後形成糞便排出。
除了食物的殘渣,糞便中還包含了老化、或剝落的腸細胞。這就是糞便形成的過程。
便便形狀、顏色、味道,代表何種意義?
糞便的顏色、形狀、多寡、氣味等,都可以反映部分腸胃道健康狀況,因此,觀察便便,沖水前多看一眼,有助掌握腸胃道健康。
形狀
大便的形狀與其停留在大腸內的時間有密切的關聯。根據Bristol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大便依其軟硬度與形狀可分為7型:
除了這7型,還有「黏滯型」及「細長型」:
˙黏滯型大便
便便黏在馬桶上不易沖掉,大多是因為吃太多高油脂、高蛋白與高精緻澱粉的食物。只要多攝取蔬果與水分,就能改善。
˙細長型大便
1、可能是食物攝取或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建議增加膳食纖維與水分的攝取。
2、也可能是肛門、直腸長了腫瘤,使腸管管徑空間變小,造成糞便變細長。
—顏色
除了形狀,便便的顏色也很多樣,可以從中看出消化道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
—氣味
健康的糞便通常不會有太重的臭味,糞便會臭主因在於攝取的食物消化不完全,被輸送到大腸經細菌分解後的產物所發出的強烈味道:吲哚、糞臭素、硫化氫、氨等,吲哚和糞臭素是臭氣熏天的根源。
如果糞便太臭,可以藉以檢視自己是否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尤其是肉類。
—糞便量
脂肪、蛋白質、精緻澱粉等食物攝取愈多,纖維質愈少,糞便量就少。現代人飲食西化,肉類、蛋白質、精緻澱粉的攝取量都比農業社會時高,即使食量不小,排便量已經減少。一般認為,每天排便量約200~300公克較理想。
200克便便是怎麼秤?大致上,一根香蕉約100克,每天排便量以2根香蕉大小為宜。
如果糞量比200公克少,那麼,應該深思膳食纖維的攝取可能不足。
—排便次數
食物從口進入到形成糞便排出的時間大約需要2~3天,因此,今天排的糞便很有可能是3天前的食物殘渣。
所以,1天排便1~3次或3天排1次,都屬正常範圍。但若少於3天1次就算便祕;1天多於3次以上,則有腹瀉疑慮。
現代人來去匆匆,有些人會養成在特定時間排便的習慣。但為求規律排便,反而可能造成壓力,有臨床案例,有人為了在沐浴前排便,即使沒有便意硬要上廁所而太過用力,造成嚴重痔瘡。
因此有些醫師建議,只要有便意,儘量找時間上廁所,不一定非得養成特定時間排便不可,因為目前的醫學研究,規律排便與腸道健康的相關性,並沒有定論。
怎麼做才能排出健康的便便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如廁時放輕鬆、多喝水、多吃五穀蔬果、多運動、少油炸,就能天天順暢,排出健康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