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hitelogo-bluelogo-whitelogo-white
  • 理想&堅持
    • 理想
    • 堅持
  • 醫療團隊
  • 專長&服務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 胃
      • 腸
      • 肝
      • 膽
      • 流言釋疑
    • 影音資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聯絡&交通
    • 聯絡我們
    • 交通指南
  • 門診預約
    • 門診時間
    • 特約門診
    • 看診流程
  • English
醫療專欄 – 膠囊內視鏡
2018-02-12
年節期間腸胃問題多
2018-03-09

醫療專欄 – 胃食道逆流治療總論

胃食道逆流流程圖、內視鏡手術、調整飲食生活、PPI、口服PPI、制酸劑、胃折疊手術、Stretta、胃酸、胃食道逆流

2018-03-02
國際間將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嚴重程度分為A、B、C、D四級,是依照食道黏膜受損程度而定。等級的區分與治療,通常以胃鏡檢查為依據。

但問診時,對於對疼痛、燒灼的認知感受每個人不盡相同。如果沒做胃鏡檢查 (做胃鏡,很多人需要心理建設),醫師要如何確診?如何判斷嚴重程度?如何給藥?

胃食道逆流症可能出現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這個疾病可能出現的症狀,在臨床上將其簡易地一分為二,典型症狀與非典型症狀(見下圖)。所謂「典型症狀」,是指這些症狀比較常見,比較多患者會出現的症狀。

典型症狀
˙酸液逆流:喉嚨有液體往上衝的感覺。根據統計,大約有85%的患者有此症狀
˙火燒心(胸口灼熱)、胸痛

胃酸的酸鹼值(pH2~3)屬強酸,食道黏膜酸鹼值約6~7。食道是胃酸逆流第一時間接觸、接觸胃酸最多、面積最廣的地方,表現出來、民眾感受得到的便是「胸口灼熱感」,也就是所稱的「火燒心」

非典型症狀
˙喉嚨異物感、慢性喉嚨發炎、慢性咳嗽、喉嚨卡卡、聲音嘶啞、吞嚥困難、氣喘等症狀(見上圖)

雖然有所謂的典型與非典型症狀,每個人出現的臨床症狀並不會完全相同,有些人出現典型混合非典型,而有人只出現非典型症狀。假如民眾只出現咳嗽、氣喘,但沒有明顯的火燒心或酸液逆流感覺,這時候我們會建議先找內科、耳鼻喉科醫師、胸腔內科或心臟科看診,先排除其它器官的疾病後,再至胃腸科檢查

診斷、治療有一定的程序
˙原則上若病患有典型症狀(口悶燒感、酸水逆流),一週有2天以上出現胸口灼熱感,即可作為胃食道逆流疾病的臨床診斷
˙由於胃鏡檢查屬侵入性,一般不會在第一時間進行,但是對於變化多端的非典型症狀,最直接的方式是進行胃鏡檢查以便確診

做胃鏡檢查的時機:
1、需要確認症狀嚴重程度,是否有伴有潰瘍、發炎、巴瑞特食道等
2、已經以藥物治療,但是症狀並沒有改善
3、治療一段時間,病症應該好而沒好(藥物反應不佳)
4、吞嚥困難、上腹部腫塊、黑便(潰瘍出血)等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是一慢性疾病,民眾最好先了解這個疾病的成因,因為在發生初期,只要改善成因(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大致上都能大幅改善症狀。

有一點常會被民眾忽略,以為改善了病徵,在生活上就可以再次為所欲為,這是錯的,因為很快會再復發。不論是處於哪一階段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改善與否,生活型態、飲食習慣都必須積極導正,不但能改善現狀且能預防復發。

在確診後,會依照嚴重程度(胃鏡檢查)分不同階段進行,治療方式有:
˙生活型態的調整
˙輕度藥物治療
˙重度藥物治療
˙內視鏡治療
˙外科手術

Step 1 生活型態調整與飲食控制
這是所有等級患者最先必須改善的步驟,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除了能改善現狀,也能有效預防復發:
˙睡覺時抬高頭頸部
˙睡前勿進食(用餐後避免立刻躺下)
˙戒煙、戒酒
˙適當運動、快走
˙避免暴飲暴食
˙避免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水果與飲品
─甜食、巧克力、高熱量高油脂食物、
─柳橙、葡萄柚、蕃茄、鳳梨
─酒、濃茶、咖啡、辣椒、麻辣
˙體重控制(肥胖是胃食道逆流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儘量少穿緊身衣
如果必要,此階段另可考慮並合併口服一般制酸劑以中和胃酸,緩解症狀

Step 2 輕度藥物治療
如果已經調整生活型態後仍成效不彰,則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這個階段藥物治療的方式著眼在緩解症狀:
˙中和胃酸(制酸劑)
˙減少胃酸分泌
˙黏膜保護劑
˙胃腸蠕動促進劑 (加速胃酸排空到十二指腸,避免胃酸留在胃裡而導致逆流)

Step 3 重度藥物治療
症狀嚴重患者會使用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質子幫浦阻斷劑(PPI),直接降低、甚至阻斷胃酸製造,讓胃酸對食道的侵蝕降到最低,是極為理想的藥物。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

副作用:長期缺乏胃酸,除了會有營養缺乏的疑慮,也可能出現骨質疏鬆或貧血。因為胃酸可以殺菌、自食物中溶出鈣質、協助維生素的吸收、協助活化胃蛋白酶消化食物等功能。

Step 4 內視鏡手術 (stretta procedure)
對於長期中度症狀、逆流性食道炎或一再復發的患者,可考慮內視鏡治療。內視鏡手術Stretta procedure是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門診手術,不必住院,全程約40~60分鐘即可完成。

副作用:喉嚨痛,輕微胸痛

STEP 5、外科手術治療(胃底摺疊術 Nissen fundoplication)
對於是否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醫師會依據病患的嚴重程度、潛在疾病、年齡等因素再決定。就胃食道逆流本身而言,病患有以下3種症狀,可考慮以外科手術治療:
1、重度食道潰瘍、食道狹窄、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出血、巴瑞特食道等
2、停藥復發,又需長期持續使用藥物超過6個月
3、橫膈膜疝氣大於2公分

簡單地說,手術方式是將胃頂端(賁門)附近的胃組織,包覆在下食道外圍,再用縫線固定,增加食道下端壓力,讓胃酸逆流遭的阻力變大。目前大都以腹腔鏡手術取代傳統開腹手術,手術時間約2~4小時。

手術併發症:胃或食道受傷、脾臟受傷、氣胸、術後出血、肺炎、吞嚥困難、腹部脹氣等。

胃食道逆流在台灣已是一極為普遍的慢性病,症發生機率逐年升高。民眾需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既然屬「慢性」疾病,意味著疾病發展緩慢、初期大都不會有知覺、病程長、不會自動恢復、完全治癒率低、容易復發等特性。但只要患者充分配合,治療效果是顯著的。

 

 

 

 

Share

Related posts

2025-05-07

|直播| 大腸發炎及潰瘍的發生原因以及治療方法|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2025-04-10

談談各種減重方法的缺點


Read more
2025-04-10

肺臟的排毒?


Read more

搜尋內容

內容分類

  • 置頂
  • 影音資訊
    • 直播內容摘要
  • 文章專欄
    • 食道
      • 其它食道疾病(食道潰瘍、食道癌)
      • Achalasia 食道賁門遲緩不能
      • Barrett esophagus 巴瑞特氏食道
    • 胃
      • PPI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 胃輕癱
      • 黏膜下腫瘤
      • 胃食道逆流
      • 胃部疾病與治療
      • Ranitidine
    • 腸
      • 大腸癌
      • 腸漏症(含食物過敏原測試)
      • 潰瘍性結腸炎(含克隆氏症)
      • 大腸瘜肉
      • 腸胃不適、血便、腹瀉、腸胃炎
      • 腸胃藥物
      • 便秘
    • 肝
      • Fibroscan 肝臟纖維掃描儀
      • 各種肝炎(A、B、C、酒肝、藥肝、脂肪肝)
    • 膽
    • 胰臟
    • 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手術(胃鏡、大腸鏡、stretta procedure、食道黏膜燒灼術)
    • 新冠肺炎 COVID-19
    • 施打疫苗
    • 關節
    • 癌指數
    • 心臟血管疾病
    • 高血壓
    • 代謝症候群
    • 減重
    • 糖尿病
    • 養生漫談
  • 小兒腸胃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飲食相關
  • 營養補充
    • 單寧酸
    • 益生菌
    • 維生素D
    • 麩醯胺酸
    • 精胺酸
  • 流言釋疑

行動APP看檢查報告

用誠摯的心做最好的專科醫療,用最尖端的醫療科技讓病患可以很快的回復笑顏,

畢竟【Health、Wellness、Smile】是你、我對生命共同的期待。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專長&服務

  • 無痛腸胃鏡
  • 早期腸胃道癌治療
  • 30分鐘快速檢驗
  • 彩色都卜勒腹部超音波
  • 腫瘤標記檢測
  • 過敏原、重金屬檢測、治療
  • 靜脈雷射治療
  • 腸道菌叢分析、改善

醫療團隊

  • 李宜霖 醫師
  • 沈一嫻 教授
  • 陳邦基 教授
  • 葉森洲 教授
  • 鄭乃源 醫師
  • 陳民輝 醫師
  • 陳威智醫師
  • 陳誌順 麻醉醫師
  • 醫檢師
  • 藥師團隊
  • 護理&內視鏡技師團隊
  • 行政團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交通指南

特約專線: 0918-576-588 

特約專線: 0972-515-588 

預掛電話: 02-2658-2669

Fax:02-2658-5869

104台北市中山區植福路298號

footer_logo_3-150x44
footer_logo_4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No translation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