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1
潰瘍性結腸炎與腸漏症、慢性食物過敏這兩者息息相關,而且缺一不可。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字面上的解釋是,這個疾病會導致結腸發炎、潰瘍,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帶黏液血便、貧血等症狀,而且會愈來愈嚴重。
在網路搜尋的資料中常會出現幾個關健字,例如,腸漏症、慢性食物過敏、潰瘍性結腸炎(甚至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那麼,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如何?誰是因、誰又是果?
腸道發炎的惡性循環
1、腸漏
腸漏目前原因不明,但不論腸漏是如何發生,目前的理論之一是腸黏膜先有缺口(腸黏膜細胞之間的縫隙太大或黏膜有破損缺口),食物中未消化完全的大分子(食物過敏原)或其它有害物質(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謝物、毒素等)才有機會經由缺口而進入體內,進而引發後續的免疫反應與腸道慢性發炎。
2、慢性食物過敏
未消化完全的食物(食物過敏原),我們以麩質為例說明。麩質經由「缺口」進入血液循環,接觸白血球之後,白血球將其當做「過敏原」而啟動免疫反應。對抗麩質的過敏反應一旦啟動,第一個接觸麩質的白血球會記住麩質樣貌、同時轉告其它白血球此物質有害,未來當麩質再次進入,白血球會立刻進入免疫戰鬥狀態。
腸道佈署人體70%的免疫細胞,當然也包含眾多已被告知麩質有害的白血球。當麩質要再次從缺口進入體內時,白血球立刻在入口處發動攻擊,同時召喚更多白血球,發炎反應消滅了麩質,但強大的殺傷力同時也傷害了其它的黏膜細胞,造成黏膜更大的破損缺口。
缺口更大、更多缺口,除了原本的過敏原,其它的過敏原也趁機進入,所以更多過敏原→更多過敏反應→更嚴重發炎,一直惡性循環,輕度發炎最終形成嚴重潰瘍。
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的意義
慢性食物過敏在目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民眾或許普遍認為既然可以吃,除非有立即性的過敏、腹瀉(急性食物過敏),就會認為這些食物是安全的。至於食物可能引發其它的慢性疾病,民眾根本無從想像,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以藥物為主,有許多的研究建議,「飲食控制」也應該列為潰瘍性結腸炎整體治療的一部分,因為慢性食物過敏會因重複接觸過敏原而一再地發生。依照我們的臨床經驗顯示,經由飲食控制可以緩解發炎、潰瘍的症狀,並可以逐漸減輕藥物使用。
「飲食控制」該從何做起?
施行「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把造成嚴重、中度、輕度過敏的食物分門別類。將造成嚴重過敏的食物嚴格排除在日常飲食之外,至少要6個月不碰;中度少碰,至少執行3個月;輕度的大致上可以歸類為正常食物。
食物過敏原檢測若已經測出嚴重的過敏,代表身體已經發出訊號,臨床驗證,若能嚴格執行至少3個月的飲食控制,就能逐漸改善潰瘍性節腸炎與克隆氏症者的臨床症狀,腹瀉次數變少、疼痛減輕、血便大幅改善,過程中也可以逐漸減少用藥。如果飲食控制的時間延長到6個月以上,會更有利於治療。
治療應該從根本做起,把引發最初慢性食物過敏的過敏原從根刨除,後續的藥物治療才會更有效率。
腸道發炎的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比起愈來愈惡劣的生活品質,飲食控制卻最值得一試,因為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它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