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根據國內研究統計,男性代謝症候群患者長大腸瘜肉的風險比一般人高42%,女性高31%。
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粗腰圍、高密度脂蛋白過低),由於體內有慢性發炎現象,臨床統計發現代謝症候群患者得大腸瘜肉比例較高,有糖尿病,也容易有大腸瘜肉。
大腸瘜肉與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
說明:
1、大腸癌在50歲後罹癌機率上升,代謝症候群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2、大腸癌的遺傳因素佔約15%,代謝症候群遺傳因素佔約20%。
代謝症候群與大腸癌危險因子不謀而合
代謝症候群與大腸癌的發生都非只是單一因素,而是由多重因素包括遺傳、慢性發炎、飲食習性、基因突變等交互作用而成。
由上圖顯示,大腸長瘜肉與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在後天因素(飲食、運動、肥胖、抽菸、喝酒)幾乎完全重疊。臨床統計,代謝症候群體得到大腸瘜肉比例較高,糖尿病(第二型)患者,也容易長大腸瘜肉。兩者都是與生活、飲食習性息息相關的疾病。
大腸癌是溫和的癌症
比起其它許多癌症,大腸癌其實很溫和,從腺瘤性瘜肉開始直到出現症狀,平均需要5~10年的時間。而且初期的大腸瘜肉不會出現症狀,一旦有症狀,大多已是治療效果較差的大腸癌第3、4期。
代謝症候群已被證實在大腸直腸腫瘤的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40歲以上的族群,無論是男女、哪一個年齡層,罹患代謝症候群都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大腸腫瘤。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遵循大腸癌定期篩檢的建議,糞便潛血檢驗或大腸鏡檢查,如果沒有其它的危險因子可以從50歲開始,如果有更多的危險因子,可能需要在年紀更輕的時候開始篩檢,而且篩檢的間隔要縮短。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未罹患代謝症候群之前,若能去除生活上的危險因子,不僅可以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機會,甚至可以降低大腸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