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hitelogo-bluelogo-whitelogo-white
  • 理想&堅持
    • 理想
    • 堅持
  • 醫療團隊
  • 專長&服務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 胃
      • 腸
      • 肝
      • 膽
      • 流言釋疑
    • 影音資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聯絡&交通
    • 聯絡我們
    • 交通指南
  • 門診預約
    • 門診時間
    • 特約門診
    • 看診流程
  • English
曬太陽能改善失眠也能提振工作效率
2019-02-27
臨床統計,糖尿病患者大腸也容易長瘜肉
2019-03-08

家族有乳癌病史,近親得大腸癌的機率比較高

2019-03-08

臨床統計,曾罹患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女性,再得大腸癌的風險相對較高;如果家族中有女性有罹患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家族男性得大腸癌的風險也高!

那ㄟ阿捏?!得乳癌、卵巢癌跟會不會得大腸癌也有關係喔!?癌症也會遺傳?對大部分的民眾而言,這簡直太跳tone,根本無從想像。

關於各種癌症間的關係,要從「遺傳性疾病」說起。

 

「遺傳性疾病」,身不由己

無論是遺傳性疾病或是癌症,都和基因突變有關,只是複雜程度不同。

民眾可能知道「遺傳性疾病」,例如,地中海型貧血、白化症(白子)、蠶豆症、血友病等等,但是對於癌症也被歸屬於遺傳性疾病,似乎不太容易接受,因為醫療單位大都比較強調,癌症與環境、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相關性。

一般的遺傳性疾病,很簡單,顯性遺傳,只要遺傳到一個基因,就一定會發病 (隱性遺傳則需要遺傳到一對壞掉的基因),基因決定一切,與環境完全無關,患者無論是在天涯海角、是否吃香喝辣、黑人或白人、是CEO或工人,命定就是如此。

 

 

其中一極小族群的大腸癌,稱為「家族性大腸瘜肉症」,也屬於顯性遺傳,和上述的顯性遺傳性疾病一樣,患者子女有1/2機會遺傳到,只要遺傳此缺陷的基因,一定會發病,患者的大腸直腸會產生數百甚至數千個以上的腺瘤性瘜肉(大腸癌的前身),這些瘜肉大約會在15歲或青春期過後開始出現,發病率100%。另一種顯性大腸癌為「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攜帶此基因缺陷的患者,發病率約80%。

 

「偶發性大腸直腸癌」,可以操之在己

大家熟知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瘜肉慢慢演變而來。近年來,科學家們更為「腺瘤一-腺癌順序」找到證據,即,由正常大腸直腸黏膜進展至腺瘤瘜肉、到腺癌的過程,牽涉多重基因突變、多重機轉、多重步驟,逐漸累積而成。

佔大腸癌總數80~85%的稱為「偶發性大腸直腸癌」,是因為環境、飲食習性、生活作息導致好幾個基因變壞而引起的癌症,所以子女即使有遺傳到少部分不好的基因,但如果環境、飲食等各方面控制很好,沒有累積到一定數量變壞的基因,也不會得病。

 

不同癌症的遺傳關聯性

好了,咀嚼完枯燥的基因與遺傳性疾病,再回到前面所說的,不同癌症之間的關聯性。

假設導致大腸癌的基因有A、B、C、D、E、F、G、H、J、K,而可能導致乳癌的基因為G、H、J、K、L、M、N、O、P、Q、R,發現了嗎?其中的G、H、J、K基因在大腸癌與乳癌之間是共享的。

現階段的研究數據更清楚顯示,與家族史關聯性高的癌症是大腸癌和乳癌,值得注意的是,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癌症,存在共同基因。在公共衛生學上的統計,罹患乳癌等,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確實有明顯增高的現象。

回到前面,”如果家族中有女性有罹患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家族男性得大腸癌的風險也高!”,或者家中男性得了大腸癌,女性須留意可能得乳癌,就不需要覺得驚訝了。

 

有癌症家族病史,要加強篩檢與追蹤

「家族性癌症」雖然是一小族群,由於罹癌風險高,因此若家族二親等中,有2位或2位以上成員罹患大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或乳癌等任何類型癌症,可以考慮做基因篩檢,或者提早至40歲開始定期接受大腸鏡篩檢與追蹤。

 

Share

Related posts

2025-05-15

|直播|新年度,消化器醫學發展方向|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2025-05-15

|直播|細菌性或是病毒性腸胃炎如何區別?|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2025-05-15

|直播| 大腸急躁症如何控制改善|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搜尋內容

內容分類

  • 置頂
  • 影音資訊
    • 直播內容摘要
  • 文章專欄
    • 食道
      • 其它食道疾病(食道潰瘍、食道癌)
      • Achalasia 食道賁門遲緩不能
      • Barrett esophagus 巴瑞特氏食道
    • 胃
      • PPI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 胃輕癱
      • 黏膜下腫瘤
      • 胃食道逆流
      • 胃部疾病與治療
      • Ranitidine
    • 腸
      • 大腸癌
      • 腸漏症(含食物過敏原測試)
      • 潰瘍性結腸炎(含克隆氏症)
      • 大腸瘜肉
      • 腸胃不適、血便、腹瀉、腸胃炎
      • 腸胃藥物
      • 便秘
    • 肝
      • Fibroscan 肝臟纖維掃描儀
      • 各種肝炎(A、B、C、酒肝、藥肝、脂肪肝)
    • 膽
    • 胰臟
    • 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手術(胃鏡、大腸鏡、stretta procedure、食道黏膜燒灼術)
    • 新冠肺炎 COVID-19
    • 施打疫苗
    • 關節
    • 癌指數
    • 心臟血管疾病
    • 高血壓
    • 代謝症候群
    • 減重
    • 糖尿病
    • 養生漫談
  • 小兒腸胃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飲食相關
  • 營養補充
    • 單寧酸
    • 益生菌
    • 維生素D
    • 麩醯胺酸
    • 精胺酸
  • 流言釋疑

行動APP看檢查報告

用誠摯的心做最好的專科醫療,用最尖端的醫療科技讓病患可以很快的回復笑顏,

畢竟【Health、Wellness、Smile】是你、我對生命共同的期待。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專長&服務

  • 無痛腸胃鏡
  • 早期腸胃道癌治療
  • 30分鐘快速檢驗
  • 彩色都卜勒腹部超音波
  • 腫瘤標記檢測
  • 過敏原、重金屬檢測、治療
  • 靜脈雷射治療
  • 腸道菌叢分析、改善

醫療團隊

  • 李宜霖 醫師
  • 沈一嫻 教授
  • 陳邦基 教授
  • 葉森洲 教授
  • 鄭乃源 醫師
  • 陳民輝 醫師
  • 陳威智醫師
  • 陳誌順 麻醉醫師
  • 醫檢師
  • 藥師團隊
  • 護理&內視鏡技師團隊
  • 行政團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交通指南

特約專線: 0918-576-588 

特約專線: 0972-515-588 

預掛電話: 02-2658-2669

Fax:02-2658-5869

104台北市中山區植福路298號

footer_logo_3-150x44
footer_logo_4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No translation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