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3
不只是浣腸劑,瀉藥、安眠藥等很多藥品都會在常態性使用之後,慢慢產生依賴性,不使用、不吃藥就無法排便、無法入睡。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一開始不吃辣或不敢吃辣,一旦吃上癮,會愈吃愈辣。辣,是味覺的「神經刺激」,關於「刺激」,包含味覺、痛覺,人體都會慢慢習慣,輕微的刺激,過了一段時間需要比原來更強的刺激,神經才會再次感覺到「刺激」的存在。沒錯,就像「吸毒」一樣。
經常使用浣腸劑、瀉藥會產生依賴性
腸肌層神經叢(MYENTERIC PLEXUS),控制消化道的收縮與放鬆,屬於自律神經系統。另外,當糞便進入直腸時,刺激神經反射產生便意,內括約肌放鬆,也是由自律神經控制。
無論是水性浣腸劑(生理食鹽水)、油性浣腸劑(甘油)、甚至是瀉劑,都是利用刺激神經原理刺激腸道神經叢,促使神經指揮腸道肌肉收縮,腸道蠕動就能促進排便。
為什麼會產生依賴性?
如果後來的刺激沒有超越前面的強度,神經就「感受不到刺激的存在」(也可以說神經的敏感度降低),就無法引起肌肉收縮、也造成便意鈍化,這也是為什麼需要用量增加才能達到一樣的排便效果、藥物會愈用愈重的原因。
浣腸劑,戒得掉嗎?
根據衛福部資料,浣腸劑是屬於藥效最強烈的通便劑:
關於治療,醫師會協助患者找出原因,看病患是否單純的只是腸道無法蠕動,或者是腸道生病了,同時給予不同的組合治療。治療的重點在恢復腸道正常蠕動。
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才是王道
吃、喝、拉、灑、睡,都是動物的本能,餓了要吃、渴了要喝,想拉(便意)的時候當然要去拉。
解便靠大腸的蠕動、內括約肌的舒展,這2部分是由腸道的自律神經控制,加上腹壓的協助,糞便很自然地就會被推出體外。人的意志可以支配外括約肌,當場合、時機不對時候,即使有便意,意志力可以忍著不解便。
但是現代人因為工作、生活作息,”拉”這個本能都可能無法在當下想做就能做。問題來了,當自己認為應該解便,卻無法靠意志力排便,因為排便最大的控制權是自律神經。便意在經常被抑制的情況下,便祕可能就出現了。因此,預防便祕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旦有便意,立刻去解便,別抑制你的本能。
如果很不幸已經便祕,也不用哀怨,亡羊補牢的方法是是調整生活作息與和飲食習慣:
1、多喝水,水分不足時,糞便通過大腸時會因為少量水分被大腸吸收而變得乾硬,讓便便變的困難。
2、多吃蔬果,蔬果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吸收大量水份,糞便除了不易變乾硬,也能增加糞便的份量,容易刺激直腸反射,促進便意。即使有吃大量蔬果也要多喝水。
3、運動不能幫助解便,但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不運動,即使有足夠水分,也會功虧一簣。
4、睡眠要足夠,睡眠品質會影響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又控制排便。
如果已經盡力卻依然無法解決便祕的困擾,記得尋求醫師的協助,切勿自行買藥,因為便祕只是症狀,最單純的狀況可能只是排便不順,比較複雜的是很有可能是腸道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