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在2012年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臺灣大腸癌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在2015年的資料中,韓國排名第一,臺灣降到第二,一部分的原因可能要歸功於政府大力宣導的大腸癌篩檢防治宣導活動,包含糞便潛血與大腸鏡瘜肉篩檢。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
一位38歲年輕男子因為最近肚子經常不舒服、大便解不乾淨、偶而還有血便而前來就診,並要求安排做大腸鏡檢查。10年前他也做過大腸鏡,並沒有發現瘜肉。幫他做大腸鏡時發現,在乙狀結腸部位發現腫瘤,而這腫瘤已經快把乙狀結腸塞滿,初步研判為大腸癌第三期。已經轉介給醫院外科處理。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於2018年12月27日上午公布的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1年居冠。大腸癌的發生率雖有下降的趨勢,但是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雖然大腸直腸癌的真正病因、發病機轉尚未完全確定,但國內外流行病學資料皆顯示,除了遺傳、基因,大腸直腸癌的發病與年齡、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息息相關。
大腸癌的發生,飲食是關鍵
以往醫界會將大腸癌發生的部分原因歸咎於『飲食西化』,這個引致大腸癌因子的比重可能要降低,因為西方國家都這麼吃(英國、法國、美國),發生率還是比我們低(詳見上圖)。
先不談遺傳、生活習性等其它因素,光說我們賴以為生的食物。在臺灣,現代上班族大都以外食(便當、自助餐等)為主,三不五十吃些小吃、逛夜市、吃到飽等等飲食模式,長期吃進太多油炸(脂肪)、肉類,醃漬、燒烤、加工食品,而在腸胃保健佔重要因素的纖維質攝取量卻偏低。長期缺乏纖維素的攝取,食物下肚後會拉長排空時間。
纖維素除了可以吸附、包覆毒素,更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量,讓廢物快速排出體外。在纖維質正常攝取的情況下,從吃進食物到排出,平均約24小時。如果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不足,糞便在腸道中存留的時間加長,隨著食物吃進去的毒素、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變長,將為大腸癌的發生埋下隱憂。
如何避免大腸癌:飲食與定期篩檢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年齡、遺傳我們無法改變,但是生活習慣的調整與定期篩檢,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臨床統計上,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因此,國民健康署補助 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方便簡單,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撇開遺傳性大腸癌,一般大腸癌主要是由腺瘤瘜肉經10年左右演變而來,所以往前推10年,如能在40歲開始做大腸鏡篩檢,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便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
至於大腸鏡檢後,需要多久要再接受追蹤檢查,可以參考我們過去的影片:幾歲開始做大腸鏡比較恰當?影片裡有詳盡的說明。
日常生活中的小吃、夜市、鹽酥雞等食物不是不能吃,建議少吃,但吃的時候記得多補充些蔬菜水果,讓排便更順暢,減少腸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