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讓人又愛又怕!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但不麻醉很多外科無法執行。
從19世紀到現在,醫學有極大的進步。200年前人類的壽命大約是50~60歲,這2、3百年來,人類的壽命一直在延長。壽命延長有3個最重要的因素:
1、疫苗,例如,天花疫苗。
2、麻醉,麻醉發明之後才有陸續的醫學進展,外科也才真正發展起來,例如,剖腹生產。沒有麻醉就沒有外科,更別提移植手術。
3、抗生素,世界大戰死傷無數的主因是感染死亡而非戰死。
麻醉確實非常重要,不過,麻醉給人的感覺是位在第二線,但麻醉對醫學的貢獻舉足輕重。
麻醉是如何發現的?
最早發現的麻醉藥是使用『笑氣』(一氧化二氮,化學式N2O)。笑氣是在18世紀被發現,但真正應用於麻醉是在19世紀的1844年。
笑氣最初於馬戲團當成娛樂使用。1844年一位牙醫霍勒斯˙威爾士(Horace Wells)在觀賞馬戲團時發現其助手在吸入一氧化二氮後喪失痛覺,但仍然可以保持意識,於是首次將其應用於自己的拔牙手術,發現真的不會痛。從此開始了一系列的麻醉研究,於是外科蓬勃發展。
史書記載,歷史上第一位被公認的麻醉師是華陀。華陀調配的配方搭配酒精喝下後,可以進行古代的外科手術 (所謂的『刮骨療傷』)。
麻醉的種類:全身麻醉、半身麻醉、神經阻斷麻醉
麻醉已經進步到打完麻藥就睡著,而且很快就能讓病患醒來,簡直神乎其技。
1、半身麻醉
除了全身麻醉、半身麻醉,還有一種比較少用到的『神經阻斷麻醉』。
神經阻斷麻醉是把麻醉藥打到神經叢,將局部神經傳導阻斷。例如,要做手部手術,從頸部神經叢阻斷手部的神經傳導。由於無法使用太多藥物,這種手術有時間的限制,因此,若是小手術、不適合做全身或半身麻醉的人就可以使用。
一般而言,半身麻醉也是一種神經阻斷麻醉,只是藥物是打入腰椎,屬於下半身麻醉。半身麻醉只有下半身麻醉,沒有上半身麻醉。
下半身麻醉又分2種:
-A、硬腦膜外麻醉:
稱減痛分娩(不應稱為無痛分娩),是隨生產的進程加藥以減輕疼痛(有一軟性留置管在硬腦膜外),讓疼痛一直維持在3分,但過程中仍保持神志清醒和警覺。若將疼痛減到0分,孕婦無法得知子宮收縮、或要分娩了不知道用力。減痛分娩是讓孕婦比較不痛,但仍可以感覺子宮收縮。
以前的藥物是讓孕婦下半身麻木、不能動,但現在新的藥物不阻斷運動神經,只阻斷疼痛神經,孕婦不會痛,但可以下床走路,縮短產程,這是麻醉進步之處。
這是針對自然分娩。若過程中發現胎位不正需要進行剖腹產,這時候也可以從先前留置的軟管緊急加藥,很快就能讓孕婦完全不痛、也不動,讓婦產科醫師能緊急進行剖腹手術。
這種減痛方式也可以將藥物置於特定的機器內,讓病患可以自行按鈕控制藥物的使用。例如,如果又開始隱隱作痛,病患可自行按下按鈕,讓藥物進入體內止痛。但為了防止病患無止盡地使用導致用藥過量或昏迷,麻醉醫師會設定安全劑量:多少時間內只能給多少藥,即使病患拼命按鈕,也只會給一定量的藥。
這是非常安全的減痛分娩方式。
-B、脊椎麻醉:
如果早就決定要做剖腹產,就可直接進行脊椎麻醉,這種方式也有時間限制。針頭也很進步,比打局部麻藥的針頭還細(28號針。一般打針是23、24號)。
打針時,麻醉醫師可以憑感覺打針或利用超音波引導找位置,以便精準下針。
2、全身麻醉
-A、氣管內管插管麻醉
全身麻醉有氣管內管插管麻醉,可能是氣體麻醉、或靜脈麻醉,目的在控制病人的呼吸,這時候會同時給肌肉鬆弛劑,讓病人完全不會動。
氣管插管可能會影響聲帶,表演的人不適合,可以利用咽喉管(不經過聲帶)。氣管內插管麻醉只能用在必須平躺的手術中。
-B、靜脈麻醉
更進步的就是所謂的『牛奶針』麻醉。給藥之後作用很快,而且很快就能從麻醉中甦醒。
現在所謂的『精準麻醉』指的就是這種靜脈麻醉,也就是牛奶針麻醉,主要機制是根據手術項目所需要的時間設定腦中要有多少濃度,可以得知病患是否睡著、會睡多久,等手術差不多完成,儀器也會預估病患多久之後會醒來。
如何得知腦中濃度?因為每個人的身高、體重、身體狀況都不相同。
額頭貼有貼片可以監控腦波,可以判斷病患現在是否睡著、麻醉的程度為何。但有人會說,我好像都沒睡著?其實監看儀器會知道病患有沒有睡著。
這種麻醉方式,若是重大手術,例如,心臟、腦部手術,健保有給付,一般的小手術健保並不給付。雖然自費,但是會比較安心,因為麻醉醫師會知道目前麻醉到什麼程度,且手術後麻醉醫師也很容易判斷病患多久之後可以甦醒。
關於精準麻醉還有另一個重要項目是解肌肉鬆弛劑的藥物。管插管麻醉會給肌肉鬆弛劑,手術結束後會打『還原肌肉鬆弛劑(肌肉鬆弛劑的解藥)』,健保藥物的解藥過程比較慢,而新的藥物只要一給藥(需自費),所有的肌肉鬆弛劑會很快被清除,病患很快就能回復自主呼吸,在還沒有完全清醒時便可以將管子移除,讓病患可以在很舒適的情況下甦醒。
剛剛提到的神經阻斷和手汗症開刀,是相同的嗎?
不同。局部麻醉的神經組阻斷是暫時性的,藥效過了就會恢復知覺,而手汗症開刀是永久性破壞神經傳導。
做無痛腸胃鏡,麻醉後會不會醒不過來?要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
電視經常出現有人開刀後就再也沒有醒來的新聞,讓病患很遲疑該不該做無痛腸胃鏡。
麻醉最重要的是要事先評估。麻醉醫師要先諮詢病患,加上抽血報告、X光等項目,檢視病患目前的身體狀況、手術部位、手術時間等,綜合判斷哪種麻醉方式是最適合的。麻醉醫師的諮詢非常重要。
例如,疝氣需要緊急手術,但病患才剛從新冠肺炎中恢復,肺功能還不是非常正常,但病患又不想要執行半身麻醉,因為會聽見聲音、會擔心害怕,也擔心可能會有腰痠背痛等副作用,…。
外科醫師也認為利用腹腔鏡手術,不但副作用小,也很快可以出院,…。
但是麻醉醫師有他的想法。
麻醉醫師會考慮病患肺部還不是很健康、又肥胖等因素,是否適合做腹腔鏡手術?因為做腹腔鏡手術必須”打氣”(打入空氣,把腹腔撐開,以便有更清楚的視野),打氣會把橫膈膜往上推,恐會導致病患呼吸困難;如果插管麻醉,可以幫助病患呼吸,但手術之後病患可否回復自主呼吸?這也是麻醉醫師所擔心的。
因此,麻醉醫師會和外科醫師討論,哪種麻醉方式最適合這個病患,把麻醉等各種風險降到最低,讓病患可以很快出院、恢復正常。
但往往病患會說,麻醉醫師只是隨便問問?!
不是的。麻醉醫師都會很認真看待病患寫下來的資料,包含能不能給什麼麻醉劑都必須知道。
半身麻醉會導致腰痠背痛?甚至無法行走?安全嗎?
現在的針很細,病患甚至無感,傷害機率很小,會有這種疑慮是因為以前不是拋棄式的,可能消毒不完全,重複使用時造成發炎,所以會覺得腰痠背痛。也不會造成無法走路,因為不會插那麼深、不會切到神經,即使有感覺,也只像大頭針刺到的感覺而已。
做半身麻醉時,病患可以要求不要聽到聲音(因為會害怕、緊張),麻醉醫師可以給予鎮定的藥物,讓病患可以安心、舒服地小睡一下。
半身麻醉是安全的
1、對呼吸道的影響最小,因為病人可以自主呼吸,所以不必插管、或給肌肉鬆弛劑。
2、手術期間麻醉醫師也可以根據病患的呼吸心跳決定藥物的多寡。
3、藥量醫師控制得很好,即使會痛,也可以從留置的硬腦膜軟管持續給藥,所以住院期間病患也不會疼痛。
全身麻醉安全嗎?有沒有副作用?
一般通常會問,麻醉會不會過敏。以前使用的吸入性麻藥有可能造成『高溫症』,但是哪一種藥物造成的,目前還不是很確定,根據統計骨科的年輕病患比較容易造成高溫症。
插管全身麻醉安全嗎?
插管麻醉時的風險較高。一般都比喻成開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問題很少,起飛和降落時風險較高,麻醉醫師也是如此,插管時的壓力特別大,但現在可以看著螢幕影像插管,只要病患的身體構造沒問題,失敗率極低,很安全。
插管已經可以解決,但惡性高熱現在還會發生嗎?
目前所有醫院都有配置藥物(以前這類藥物不普及),即使發生惡性高熱也能解決。所以現在麻醉造成的過敏死亡比較少。
至於是否會導致死亡,麻醉時一定要有監測器。麻醉病人一定要給氧氣,看含氧量是否足夠,還有血壓、心跳的變化,因為任何麻藥本身都會抑制呼吸、血壓、心跳,所以一定要有監測器監測病人的生理狀況,隨時掌握。
常聽說醫美貴婦因手術麻醉而死亡。應該說,監測有沒有到位。例如,現在很多人喜歡做水晶指甲,會影響含氧量的判讀,因此現在都會要求病患兩隻手要各留一根沒有做水晶指甲的手指供隨時監測用,腳趾也可以。
插管全身麻醉仍是安全的。
靜脈全身麻醉安全嗎?
靜脈麻醉也相同,除了監測器之外,現在都會用到精準麻醉,知道腦中有多少麻藥(腦中濃度),手術完之後很快甦醒、恢復記憶,不會在麻醉之後有失憶的現象。
第一次使用牛奶針時,有給病患做實驗。麻醉前先請病患算數學,100減7、減7、再減7、…,看病患幾分鐘可以完成,接著就打麻醉藥(牛奶針)。甦醒之後,再請病患算數學,結果完全沒有差異,麻醉不但不會影響記憶功能,病患反而有睡得很飽、很開心的感覺,這時候我們通常會提醒病患,別去購物、別做重大的決定,因為可能會後悔。
雖然靜脈麻醉也屬全身麻醉,但麻醉深度較淺,而插管全身麻醉屬深度麻醉。
打麻醉藥會有讓病患睡著、止痛、鎮定等功能,因為麻醉藥是一種雞尾酒藥物(混合多種藥物,而不是單一種稱為”麻醉藥”的藥物)。例如,若單單只給止痛藥,這並不算是麻醉藥。麻醉醫師有點像調酒師,必須根據病人、手術進行狀況酌量加、減某一類藥物。
酒量很好或長時間吃安眠藥,麻藥是否麻不倒?麻醉的危險性是否較高?
酒量好,會需要較高的麻醉藥劑量?不一定,對常常喝酒的人,要看其肝功能好不好,若肝功能代謝較差,剛開始時會酌量減少用藥(就因為剛開始減少藥物的使用,會感覺好像麻不倒),因為擔心肝臟代謝功能不佳導致藥物堆積,麻醉時間會變長。並不是麻不倒病患,要麻倒病患很簡單,麻醉醫師只要一直加藥即可,但對病患而言,這是非常危險的。麻醉藥都會讓血壓降低、抑制呼吸心跳,給得太多反而更糟,只要確保病患能夠好好睡覺就行了,不會麻不倒。
對吃安眠藥的人也是相同的道理,病人有時會說他雖處在迷迷糊糊狀態,還是可以聽到聲音。但若反問病患是否知道做了什麼檢查,他其實是不知道的。
要睡著之前,聲音是最後才消失(睡著之後聲音才會慢慢消失),所以病患所說的聽到聲音,一部份是睡著之前的記憶。而在還沒完全醒來之前,就已經聽到聲音,因此病患會以為一直都沒有睡著。而事實上,麻醉醫師會一直監測血壓然後加藥,一直加到病患睡著為止。放輕鬆,好好睡上一覺反而不會過量。所以,沒有厲害到麻不倒的人。
年齡愈長,是不是有比較高的風險?
麻醉的風險不一定跟年紀有關,要看病人本身有沒有狀況,例如,是否有內科方面的疾病,要先評估、並告知當前麻醉的風險在哪,病患能否接受。這也是為什麼要先評估病人。我曾經麻醉過101歲的病人,也沒有問題。如果有因為病患年齡過大而不願意幫病患麻醉,那是醫院不願承擔風險。風險一定會有,只是要跟病患溝通、講清楚風險在哪、病患可否接受、會如何給藥等等。
例如,當病患心臟不佳,不能給太多藥,可以跟病患溝通給藥的方式:讓病患比較舒服、不痛,但病患可能聽到聲音,…;或者,可能會小睡一下,中間會醒來,但病患不會痛,…;問病患這類麻醉方式他是否能接受。
麻醉醫師要幫病人解決問題,要替病患考慮什麼方式對他最好。麻醉有風險,但一定會有問題嗎?不一定,但麻醉醫師會比較怕事,會把風險講得很嚴重。如果真有很大的風險,麻醉醫師可以拒絕麻醉,但要想方設法幫助病人才是重點。
有些醫院怕麻煩,所以不願意幫年齡較長的病患麻醉。但醫師要幫病患解決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打一樣的藥、做一樣的事。年紀當然是個問題,但可以好好溝通。
麻醉之前要禁食、禁水,為什麼?
病患會覺得麻醉醫師不疼惜病患,讓病患餓到這種程度。不是不疼惜,麻醉醫師只是擔心病患的生命安全。
禁食,別說吃東西、喝水,甚至只是吃口香糖,當嘴巴在動的時候,胃酸就產生了。現在胃食道逆流的人很多,醫師給的麻藥不只是讓病患睡著,一些反射動作也會被抑制,例如,被口水嗆了會咳嗽,這是反射動作,但麻醉藥抑制了咳嗽這個反射動作,不會咳,東西很容易被吸到肺裡,造成吸入性肺炎,這是非常嚴重的麻醉副作用,要儘量避免這一點,因此會很嚴格要求幾點之後要禁食。
一般而言,如果真的要吃藥(例如,高血壓的藥),在2小時前吃,只喝一小口的水(約20cc),這是可以的;如果擔心血糖太低要喝蜂蜜水,最起碼4~6小時前喝是比較安全。但若是吃東西,8小時前可以嗎?常常看見有些人比較晚下班,吃了消夜後就去睡覺,到了隔天早上食物都還沒消化完,做胃鏡時胃裡還有一堆食物,根本無法做胃鏡,更怕吐出的食物跑到肺裡。如果因為飲食,做胃鏡搞到最後要做氣切、住加護病房,實在划不來。
但有病人說,同時做胃鏡、大腸鏡,是可以喝水啊!其實大家沒有想過,做大腸鏡所喝的藥水(清腸藥)是會把腸胃道內的水份帶走(拉肚子)、也會把胃酸沖洗掉,與平常的喝水不能相比。禁食對麻醉醫師而言,真的非常重要,是在為患者的生命把關,不是想要刁難病患。
有時候會跟病人講,久久才做一次腸胃鏡,只餓一天不會有事,餓是為了更安全,不需要為了賭一口氣而去進食。
麻醉過後最大的問題是噁心感、頭痛、頭暈,是怎麼回事?
以前用的止痛藥Demerol,很容易造成嘔吐副作用,所以現在幾乎都不再用這個止痛劑;嗎啡也有些人會有噁心感,因此在使用前會詢問病人是否曾有過噁心、嘔吐的麻醉經驗,只為了想要避開使用同樣的藥物。
頭暈是一定會,因為藥物會讓腦部昏沉,而藥物代謝需要時間,所以暈需要時間才會慢慢消退。
部分頭痛、噁心是因為太餓了,餓過頭了也會有噁心感。如果是下午做檢查的人,會建議病人早上幾點鐘前可以先喝些糖水、蜂蜜水、無渣的果汁之類;如果是早上做,在晚上11、12點時可以先喝些東西,別讓胃空太久。
現在醫美正流行,麻醉的機會很多,多久可以麻醉一次?會不會有問題?
其實沒有關係,麻醉藥24小時就代謝掉了,除非肝功能很差。如果肝功能不好,麻醉醫師也不會給太多藥物,會控制在24小時就能完全代謝掉。像有些生產完的產婦問是否可以哺乳?只要多喝水,24小時之後就可以餵母乳。也不會愈麻醉愈笨。
但是否會上癮呢?有可能。最近有個案例,一位貴婦想好好睡覺,就一直去打牛奶針,導致後來上癮,不打針就睡不著。所以這類藥物的使用要拿捏好,不必要的要儘量避免。
特殊族群,例如,孕婦、洗腎、肝硬化,是否能克服麻醉過程中的不適感?
最重要的事還是要跟病患溝通,好處是,因為麻醉藥是雞尾酒藥物,例如,止痛部分會多一點,麻藥的部分會少一點,根據狀況調整各種藥物的劑量;又或者肝功能不佳、腹水那麼多,該怎麼辦?還是要溝通,讓病患不痛、但不能讓病患睡得很熟,…等等。所以麻醉諮詢真的非常重要。
精準麻醉:儀器模式的設定,麻醉醫師必須針對個人『量身訂做』
儀器可以協助計算多少濃度、什麼時候會醒來等等,主因在內建AI。輸入年齡、身高、體重、手術模式、…,電腦會精準計算。且電腦會持續顯示目前已經使用多少藥物,多久之後會醒過來。
但是電腦不會知道病人酒量好不好啊!這就需要麻醉醫師判斷,根據病患身體狀況做其它設定。電腦設定者是麻醉醫師,不是護裡人員。
如果病人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都相同,會打一樣的劑量嗎?不會,因為電腦程式裡還有其它變數必須根據病人狀況設定。
這儀器剛上市之初,醫美醫師非常開心,有了這台儀器,根本就不需要麻醉醫師,因為只要把儀器設定好就可以運作,結果很多醫美案例都出事。
即使設定好程式,腦中多少濃度藥物對病人才屬安全,這還需要掌握病人的生理狀況,例如,洗腎、心臟病等。但這些醫美醫師並沒有真正去了解、掌握這些狀況,所以他們幾乎都設定相同數字。例如,腦中濃度只要設定3.5就可以進行開刀、讓病患感覺不痛了、…,但他們沒有把病患的生理狀況考慮進去。
儀器很厲害但並非萬能,但有些醫美會訴求,有了這台儀器,一切安啦!
醫療一直在進步,麻醉不僅僅只用於開刀,還有各種醫療攝影等,身體都需要適當的麻醉,讓整個過程安全、且可以順利完成。撇開麻醉,再厲害的外科醫師、腸胃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幾乎英雄無用武之地。
麻醉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但也不是絕對安全,因此只要經過精準評估,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讓治療順利完成。而麻醉醫師嚴格的詢問、要求,不是要刁難病患,完全是為了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要請病患徹底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