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兩星期前的話題:腹瀉、便祕是疾病的表徵,觀眾朋友也提到,是否把腦腸軸談清楚一點。
在報章雜誌常見到『腸子是我們的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很難想像,是吧!觀眾肯定有疑問,腸子是腸子、大腦歸大腦,兩者有甚麼關係?
曾經我們也是這樣的想法。以前念書的時候,對腸胃的理解是它是消化系統,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排泄的地方,根本沒什麼了不起。但這幾年的研究愈來愈多,腸子的重要性愈來愈受重視。
在我們官網上,幾年前也有一篇『腸道是第二大腦』的文章,有興趣的觀眾可以上去閱讀。今天粗淺談一下腸腦軸,目的讓大家有個概念,保養腸胃道非常重要,而且愈早開始愈好,不要等出問題才開始保養。
延伸閱讀:腸道是第二大腦(上)
延伸閱讀:腸道是第二大腦(下)
腸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器官
下面這張圖是來自知名期刊Lancet,是我認為最合適用來表達什麼是腦腸軸線(Microbiota Gut Brain Axis)的圖片,Microbiota指的是腸內菌。
這幾年研究愈來愈多,有幾個證據證明,腸道不僅僅只是負責消化吸收,還負責神經、感覺、以及內分泌的功能。就如同皮膚不僅僅只是皮膚,皮膚有很多接受器,對感知非常重要;皮膚也是免疫系統,抵抗很多外來的物質,最近的研究顯示,點穴、針灸不是札在神經上而是札在皮膚上,中國人很早以前就研究到,皮膚上的穴道(神經位於皮膚上)也有神經連到大腦、連結到全身。
現在的研究顯示,器官已不再只有原先的功能。所以腸道不是只有消化吸收,還負責免疫、神經傳導、內分泌、…等功能。再說,腎臟也不只是排尿,腎臟跟造血有關(紅血球生成素)。從現在的研究可知,身體的器官不是只負責一個功能。
腸道的神奇之處
1、神經細胞的數量僅次於大腦之外最多的地方,甚至比脊椎還多。皮膚、包含身體的其它器官都有神經元,腦部最多,因為它負責思考。腸道為何有這麼多神經分布自有其用意。
2、全身近一半的淋巴球、淋巴組織是位在腸道裡。淋巴球是為了抵抗外來物質的感染,所以重兵有一半以上是佈署在腸道。
為何有這麼多神經、淋巴球佈署在此?
想想,任何物質要進入身體,有3個管道:一是吸進來、二是吃進來的、三是皮膚接觸到。皮膚只要結構完整,外來物不會進入身體。
所以真正會影響身體的兩個管道是呼吸系統與腸胃系統,因此肺部的免疫系統也非常重要。
另一個就是我們的腸胃道。每天吃的食物雖然都經過烹調,但都不是無菌的。當你進食,都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在腸胃道需要駐紮重兵,讓吃下混在食物裡的細菌、毒素隨意進入體內。
3、大腦與腸道的連結,是雙向的。從前有個觀念,腸胃道負責消化、吸收、排泄,因此需要蠕動,蠕動主要依靠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的一支),而動或不動是由自主神經控制,以前的觀念認為影響是『單向』的。
但現在認為是『雙向』的。也就是說,腦部的自主神經與非自主神經,對腸胃道都有影響:神經有一個方向進入腸胃道,控制腸胃道的消化、吸收與蠕動;除此之外,還有『反向作用』(回饋),腸胃道的知覺、製造的物質,會經由神經、血液等途徑影響大腦。現在認為大腦與腸胃道是雙向彼此影響,這是很大的突破。
4、無論是腸道本身或腸道內的菌種,都會製造分泌特別的胜肽類(polypeptides)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影響腦神經、甚至全身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
例如,目前市面上很流行、醫學美容經常推薦使用的”瘦瘦針”,一方面可以控制血糖、能減輕體重、又能顧心臟顧腎臟,是很棒的東西。”瘦瘦針”最主要的成分是GLP-1(腸泌素同質物);另一種更新的藥物稱GIP(一種腸子分泌的類胰島素荷爾蒙)。GLP-1、GIP都是小腸製造的,很難想像小腸製造的物質(荷爾蒙)竟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將這些物質純化後使用,竟可降低體重、改善血糖。以前認為要控制血糖主要是胰島素,現在發現,會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而這些因素很多是由腸道所製造、分泌的。
腸內菌種類非常多,就住在腸道裡,可以製造的物質超乎我們的想像。有一本書提到,腸內菌的數量大約是人體的總細胞數的10倍。所以腸內菌的功能到目前為止仍是未知數,現在的研究認為愈來愈重要,但還有很多尚未被釐清。
腸胃道的神經系統
腸道的神經過去認為只有迷走神經,現在認為不只如此。
˙腸道黏膜下層有一非常綿密的神經叢,神經叢會直接控制腸道的分泌、控制收縮蠕動、控制吸收,這不是的意志力所能控制的。
˙除了腸道細胞會製造荷爾蒙、胜肽影響體內的平衡,腸內菌也會製造些特別的物質,部分對身體也會有直接的影響。
例如,血清素(serotonin),另一英文名稱是5HT。
血清素負責心理愉悅的感覺,同時和睡眠、情緒有關。現在的醫療,認為有憂鬱症的人,是跟血清素有關。現在治療憂鬱症的主流藥物是阻斷血清素再吸收(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讓腦裡的血清素濃度再高起來,人相對就比較不會有憂鬱的感覺。
憂鬱症和壓力、情緒有關,現在大家知道血清素很重要。對腦袋這麼重要的東西,有90%是在腸道製造,只有5%是在大腦製造,另外的5%是由血小板製造(因為血清素對血液的凝集、傷口的癒合也有重要的功能),這麼重要的成分竟有90%是腸道菌所製造。坊間有一本書『快樂益生菌』,裡面有說明,使用益生菌調整血清素,可以讓每個人腦裡血清素濃度拉高,也就是說讓刺激腸道菌種製造血清素。
又例如,多巴胺(Dopamine),知名的巴金森氏症就是腦中多巴胺不足,將近1/3~1/2的多巴胺也是腸道製造。
巴金森氏症有時會行動遲緩、肌肉僵直走路不穩、手會顫抖,最主要是腦中黑質組織(Substantia nigra)裡面的多巴胺含量不足。
治療巴金森氏症,以前是直接給L-DOPA(左旋多巴,先驅物質)以改善症狀。但現在發現多巴胺很多根本是腸道所製造,有些報告顯示,改善腸道可以改善巴金森氏症狀。
有許多未知的東西陸續被發現,也就是說,腸道本身製造、或是腸道菌種所製造的東西會影響全身,尤其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腸胃道製造的胜肽
下圖是教科書所看到的,在腸道內所製造的胜肽(讀者不必詳讀或記憶),包含前面所提的GIP、GLP-1、Serotonin、Dopamine等等,腸道製造的東西真的非常豐富,不只前面所列,其中一種稱Ghrelin(飢餓素)的激素,也是腸胃道的內分泌細胞所製造分泌。不僅是胃、腸,都會影響到身體內在的平衡。科學界陸續研究還有哪些物質對人體的控制是有幫助的。
再談腸腦軸線
腸道菌多樣性的重要性
幾年前有網友寫信問道:現在不是可以測量腸內菌嗎?為何不見很多醫療單位在推廣腸內菌的檢測?
原因是過去認為,大部分的人應該有最起碼的標準腸內菌。但最近的研究發現,愈檢驗腸內菌的種類愈多、每個個體的差異性愈大,每個人體內的腸道菌種分布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很多益生菌的製造業者都會告訴消費者,腸道最主要是兩種菌:乳酸桿菌(又稱雷特氏B菌)以及雙歧桿菌(又稱比菲德氏菌),只要把這兩種菌顧好,90%的腸道菌差不多就顧好了。
現在的看法不同。如果分析在座的所有人的糞便腸內菌,共同點不到一半,表示每個人的腸內菌差別非常大。現在已知最重要的是,腸內菌一定要有多樣性。腸內菌的種類少,就是不好。腸內菌種類愈多,可以應付的體內的狀況愈多。
因此,最重要的是腸內菌的多樣性,至於多樣性標準為何(要有哪些菌種?要占多少比例?),現在認為關聯性不大。
現在回頭看下面右下圖片,腸道與腦部是雙向溝通。
腸道影響腦袋的面向有很多,包括:
1、腸道某些菌種可能會分泌製造物質、或菌本身會影響腸道神經。
2、當腸道有發炎時(食物造成或潰瘍性結腸炎)會分泌不好的物質回饋到大腦。
3、有更多未知的胜肽、或神經傳導物質會經由腸道影響中樞神經。雖然某些是中樞神經的疾病,但卻和腸道有關連性,例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還有,與腫瘤(或其它)、感染有關。
4、退化、憂鬱、焦慮等情緒、心理上的問題,都與腦腸軸有關。
如果想把身體養好、腦袋不要太早退化,最重要的是要把腦腸軸養好。既然有第一大腦,補腦很重要,第二大腦也要顧好,因為它會影響第一大腦。所以腸子本身要顧好,腸內菌也要顧好。這就像是一起合開公司,小股東雖然不大,但也要顧好,整個身體才會好。
目前的看法是,腸內菌與腸子、腦部形成一軸心,軸心顧好,神經系統才會強壯。
如何養好第二大腦
第一大腦先不談,談要如何先顧好腸道這個第二大腦。
要顧第二大腦需要從小就開始。剛出生時,腸道是無菌的,從出生到3歲之間是一非常關鍵的時期,是腸道菌開始養成過程的重要時間點,如果在這個時間點腸道菌就被搞壞了,一輩子都不太可能恢復。3歲之前是一黃金時期,3~6歲還有機會改變,6歲之後影響就愈來愈小。因此,3歲之前請務必把腸子顧好,沒有顧好,問題會很多。試想一下,第二大腦搞壞了,IQ能有多高、多好?怎麼顧好第二大腦?
1、年紀小的時候避免抗生素、高糖、高脂食物
在台灣有一非常壞的習慣,去看病時醫師非常沒有信心,稍微有點感冒就一定會給抗生素。年紀成熟後用抗坑素影響不大,若在3歲之前要使用抗生素,請務必小心。抗生素一下去,即將要成形的腸內菌叢就被打亂掉。
這時若又給小朋友吃高油脂、高糖份(甜食)的食物,這些都是好的腸內菌不喜歡的,腸內菌叢生態就會變差。有研究顯示,3歲之前就常吃抗生素、高糖、高油食物,腸內菌的多樣性就會受到限制,簡言之,就是不好。
若是被定型,長大之後也不會太好,也就容易發生過敏、皮膚不好、肚子易脹、消化吸收不好、排便不好,甚至腦力都會受影響。所以,最起碼在6歲之前把腸子顧好。
2、減少會引起腸道菌叢失衡的食物:紅肉、加工食品
腸內菌不喜歡高油脂、紅肉這類食物,而最糟的食物是加工食品,包含臘肉、香腸、培根等,偶而吃無妨,常吃容易造成腸內菌死亡、脫落。
3、增加攝取纖維、天然發酵食物
腸內菌最喜歡的食物是纖維質,不論是可溶性纖維或不可溶性纖維,都會讓腸道菌開心。若不吃纖維,卻只補充益生菌,益生菌也可能被餓死。記得多吃蔬菜、水果。而天然發酵的食物含有益生菌,也能促進腸道健康。
4、避免過量飲食,進食減量
台灣有個很壞的風氣是”吃到飽”,例如,火鍋吃到飽、buffet吃到飽。大家覺得有賺到,錯,吃愈多對腸胃傷害愈大,也賠掉健康。吃過量,身體的負擔遠超過自己可以想像。經常性吃過量,讓腸胃經常消化不良,食物就會發酵、甚至餿掉,對身體肯定不好。
5、高壓力、悲傷、憤怒時,避免進食
研究顯示,在高壓力、悲傷、憤怒時,就先不要進食,因為中樞神經已經影響腸道(經迷走神經)的消化、吸收、蠕動,這時勉強去吃,食物也無法被好好消化吸收,反而更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6、減輕壓力,練習正念,適度運動
把腦裡的廢物排除,有助腸道健康。
7、當腸胃狀況不佳時,可以斷食
斷食是一個可以讓身體啟動修復的機制。例如,病人有腸胃炎時,第一會建議先禁食,愈吃會愈糟。當腸胃生病,還是繼續給它工作,甚至過量、過時的工作,它就沒有時間修復。既然無法修復,吃下去的食物就會在裡面發酵,也會產生不好的物質。
斷食讓腸道有適當的時間修復,身體處在低血糖的狀況下,會啟動autophagy(細胞自噬),把一些壞的東西吃掉,重新長出好的細胞。
腦腸軸是雙向溝通的,是有對話的溝通機制,若希望身體變好、腦袋不要太早退化,從小就要把腸胃顧好,這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