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觀眾提到是否可以再仔細談斷食。網路、電視媒體很多都在談168斷食,到底16小時不吃、在8小時內進食,是否有用?今天就從學理部分分析斷食。
最近看了一些書,希望傳達可以讓觀眾活得健康、活得長壽的內容。在過去,民眾斷食是希望變瘦。至於很瘦的人可不可以斷食?需不需要斷食?這部分今天也會稍微討論。另外,很多人都在執行生酮飲食或低碳飲食,到底好不好?
我的看法是,無論是生酮飲食或低碳飲食,都有一些研究,從文獻上看,最有意義的地方是,別想太多,直接斷食就好,學理上已經陸續證實它的好處。
動物實驗分享
之前有新聞報導過,台灣也有類似的研究。科學家把酵母菌(yeast)、線蟲、老鼠、靈長類、…,分別分成2組:
♥其中一組是『無限制飲食』(想吃就吃、愛吃多就少吃多少);
♥另外一組是『有限制飲食』,即,有足夠的空腹時間,但也不會讓其餓死。
♥無論是哪種實驗對象,實驗後分析都發現一現象:『有限制飲食』這組明顯活得比較久。
動物實驗告訴我們,每天都吃到飽的動物,其實活得不好,因為可能變胖、可能有代謝問題、…,生命較短。反之,給予限制飲食(需要的時候再餵食),可以活得比較好。
斷食並非新玩意兒,許多宗教人士是過午不食。以前看金庸小說,老和尚入禪可能一個月未進食,只喝一點水,竟然還能存活。以前我都不信,認為金庸騙人。從現在的部分證據看來,這是可能的。例如,一星期只喝水,簡單補充些維生素與電解質,其實就已足夠,不一定非得吃有熱量的食物不可。
斷食的秘密
先來看些基礎研究。
上面這張圖片來自加拿大方醫師的『斷食全書』,讓大家參考一下。
這張圖片告訴我們:
1、飲食會吸收到葡萄糖,理論上4小時之後,血液中的葡萄糖已經下降。
2、當不再進食,身體會從肝臟和肌肉組織釋放出肝醣(Glycogen),分解成葡萄糖供身體細胞使用,正常情況可維持8~12小時。身體儲存的肝醣有點像『快閃記憶體』,利用很快,但很快就耗盡,肝醣也很快就消耗掉。
3、當肝醣消耗完畢,身體仍然沒有葡萄糖進來(未再進食),身體會啟動糖質新生(Gluconeogenesis)(圖片中那條虛線):即,當血糖慢慢下降,肝醣即將耗盡,身體會啟動把脂肪、蛋白質分解成身體需要的葡萄糖的機制。糖質新生會一直持續,甚至可長達一個月。
在未進食的情況下,胰島素根本英雄無用武之地。取而代之,身體有幾種荷爾蒙會上升:腎上腺皮質素、升糖激素(Glucagon)、生長荷爾蒙。
當身體發現血糖在下降,自然啟動B計畫(plan B),三種荷爾蒙出現,糖質新生啟動,開始分解儲存的脂肪、蛋白質,將其變成葡萄糖,也讓血糖維持穩定。細胞代謝需要葡萄糖,這些儲存的物質最後都要變成葡萄糖,細胞才能利用。
我拿自己做過實驗,結果是,經常已經10幾小時未進食,血糖值也大概都維持在70上下(看診中),完全沒有問題。大家不要誤解,以為沒有吃東西會手腳發軟、低血糖、冒冷汗、沒有精神、…,其實是錯的。當人處於血糖偏低、未進食的狀況下,只要有足夠的水分,身體的荷爾蒙啟動之後,血糖仍可以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再過一小段時間後更會啟動不可思議的分子生物機制(DNA、基因調節等分子領域,後面詳談)。
上面這張表格,方醫師詳列了血糖的來源:
1、最初是來自食物
2、當無法進食,肝醣就接著上場
3、當肝醣即將耗盡,糖質新生就會慢慢出現
糖質新生出現之後,最初仍會有葡萄糖,當葡萄糖又逐漸耗盡,身體就會產生酮體(Ketone bodies)。大家經常聽到的『生酮飲食』,其實只要空腹超過一天(24小時)以上,酮體自然就會出現。酮體並非單一成分,而是好幾種成分的總稱,包括丙酮、乙醯乙酸與β-羥丁酸三種化合物。腦細胞除了利用葡萄糖,酮體也可以作為腦細胞的能量來源,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因為酮體的產生而讓精神變差,不會,精神甚至會更好。
斷食方法與主要目的
斷食不是絕食,絕食抗議是帶有政治性、有義氣的做法。斷食是指刻意、因為健康的因素而減少進食以改善身體的狀況。學術界簡單把斷食分成2種:
1、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斷食一小段時間,然後繼續進食,一般而言,在24小時之內不進食稱之。
2、週期性斷食(Periodic fasting)
24小時以上不進食,讓身體啟動更複雜的機制。
斷食最重要的目的是,不要一直進食,讓身體處在相對低的血糖之下,身體會啟動糖質新生、以及誘導DNA分子訊號的改變。斷食目前應用最廣的,除了減重,對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有不少助益。
例如,覺得自己肚子大、腰圍粗,開始出現代謝症候群時,該怎麼辦?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指男性腰圍90、女性腰圍80公分以上。約有1/3代謝症候群的人在幾年之內慢慢會演變成糖尿病。
斷食真正的目的
大家總希望腰圍趕緊瘦下來,趕緊甩掉身體多餘的油脂。過量進食的食物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若儲存過量,可能會導致細胞撐破。觀眾應該聽過脂肪肝,脂肪肝的初始階段,可能只是肝臟超音波影像看起來油油亮亮、白白的,再嚴重一點,GOT、GPT(肝臟發炎指數)上升,這是因為脂肪把肝細胞撐破,釋放GOT、GPT到血液中,脂肪造成肝臟發炎。
任何器官脂肪堆積太多,都會造成身體出現狀況:脂肪堆積在肝臟,造成肝臟發炎(脂肪肝炎);若堆積在胰臟,就會造成脂肪胰;若堆積在血管,容易造成血管阻塞、發炎。
這些狀況就像家中的冰箱已經滿了,除了不易找到食材,食物在裡面也容易臭掉。所以當冰箱快滿時,先不要再買,把裡面可以吃的先吃掉,不能吃的清除掉,這是最基本的概念。細胞也是如此,當沒有養分繼續進入細胞,就會發生『細胞自噬』(Autophagy),細胞開始清理戰場,可以回收重複使用的就留著使用,不能用的就清除掉。
斷食的主要作用–啟動基因(分子生物)的變化
接下來這張從Google抓下來的圖片有點複雜,大家簡單看一下。
在未進食、處在相對低血糖的情況下,在基因(分子生物)層面會有幾項變化:
1、抑制mTOR活化:促進『細胞自噬』(Autophagy),可用的會回收再利用,無用的將其清除。mTOR基因若太活躍,細胞會一直持續增長,若將mTOR基因抑制,就能啟動細胞自噬。有研究顯示,mTOR基因被抑制,有助於壽命的延長。
而mTOR 也與腫瘤的生長有關,現在有些藥物就是在抑制mTOR的基因表現,以改善罹患腫瘤的存活率。
2、活化AMPK基因(AMPK與健康長壽的維持有關),促進粒線體的功能改善。
粒線體是每個細胞的發電廠,製造ATP,是身體的能量來源。核發電廠年久失修會造成跳電,粒線體用久了也會出狀況。斷食會啟動基因的訊號改變,讓粒線體重新活化,讓發電廠更有電,細胞活力就會增加。
3、活化Sirtuins蛋白(長壽蛋白):在斷食期間,Sirtuins會啟動DNA的修復,並維持DNA端粒(telomere)的長度。端粒理論曾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當逐漸老化,DNA末端用來保護DNA的端粒會愈來愈短,如果活化Sirtuins蛋白,就能維持端粒的長度。已經被證實,在空腹時,Sirtuins蛋白會被活化。在國外,很多人流行食用含NAD+、或NMN的營養補充品,這些被當成抗老化的食品,主要的機制也是為了Sirtuins蛋白的活化,讓端粒可以維持,不至於一直老化。
由此可見,這3個基因或蛋白質,除了和新陳代謝有關,也和aging(老化)有關,所以非常重要。不見得要一定要吃多少保健品,只要一個簡單的動作,少吃一點、不要一直吃,讓自己有時間空腹、讓血糖有緩和的機會,除了讓代謝變好,也讓人變得健康長壽。
細胞有2種主要模式
大家想像一下,每個人上班時有工作模式,下班是另一種休息模式(例如,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
細胞也有2種模式,1、生長模式,2、修復模式。
青少年需要生長模式時,血中的葡萄糖要高,細胞就會一直分裂、生長。
青壯年後開始變老,當初生長模式製造出來的細胞,在每天日曬雨淋、壓力的情況下,逐漸受損,需要修復。在一定年紀之後,應讓身體處於修復模式。
就像剛買新車的前3年,車子的狀況大概都很好,不太需要維修,等車子舊了之後,就需要定期維修保養。
要啟動身體的維修模式,就是要好好調節前述的3種基因與蛋白質。當血糖較低、身體處在缺氧(運動)、禁食的情況下,身體就會起動修復模式。
大原則是,在年少時要不斷地吃,讓自己長高、長壯,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例如,中年),肚子變大、三高出現,應該讓經年累月、受摧殘的細胞有機會修復,該讓身體維持在修復模式。要開啟修復模式最簡單的方法是就是運動與適當的飲食控制。
不論是短期或較長期的斷食,對身體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下面這張是來自文獻的圖片,簡單向大家解釋一下。
♥若是短時間、間歇性的斷食,基本上要斷8~12小時以上,才有機會達到斷食的效果。如果只斷4小時,就不算斷食。
♥若超過24小時,就屬於長時間斷食。
♥無論哪種斷食,都是讓身體處於有變動的情況,都是好的。
間歇性斷食對腫瘤的影響
大家可能聽過,是否可以把腫瘤細胞餓死?
以前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因為生病時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對抗疾病。但現在看法剛好相反,適當地讓自己處在飢餓、血糖偏低的狀況,有助於讓腫瘤的治療,包括化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可以發揮作用。
左圖:
正常情況,食物充足,NK cell(自然殺手細胞)和T細胞可能沒有太大的作用,並不會去攻擊腫瘤細胞。僅部分研究,並非100%確定。
右圖:
當血糖處於偏低的狀況,身體會產生一種機制,比較有機會啟動自然殺手細胞、T細胞攻擊腫瘤細胞,當然這還牽涉別的機制,沒這麼單純。
以現有的資料檢視,讓身體稍微飢餓、處於相對低血糖的斷食狀況下,不僅僅體重可以下降、新陳代謝重新啟動、血糖可以改變、腫瘤控制的可能性(需要更多的證據)等都有幫助。
該怎麼斷食才會成功?
一些基礎的研究告訴我們,斷食確實可以改變新陳代謝,這是有理論基礎、不是隨便說說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如何斷食才會成功?
應該很多人想問,我試過168斷食怎沒成功?還是一樣胖、沒有改善啊!
其實,斷食還是有些步驟,斷食要循序漸進,從斷食12小時開始,不一定一開始就168斷食。例如,先從一天吃2餐開始,如果可以,再改成168斷食;如果仍然覺得不錯,接著就可以嘗試24小時不進食,也就是一天只吃一餐,身體不會有問題。我所認識的人,一天只吃一天的不少,他們也覺得過得還不錯。
那麼,為什麼都已經禁食16小時,還是無效?當然,這還包含其它因素:
1、注意吃的內容(Material,吃的總類)
如果丟垃圾到胃裡,垃圾不會變黃金。吃的東西不好,斷食也沒用。例如,吃洋芋片、薯條、炸雞、珍珠奶茶、…,經常吃這些食品,即使一天只吃一餐,也無法讓身體狀況改善。
以前和大家分享過的MTVSS:
延伸閱讀:2年瘦了20公斤! 168斷食成功心法大公開!
2、吃的時間(Time,進食時間)
有些人很忙,經常很晚吃,吃完就睡覺,這時候胃就不消化吸收。以為有斷食,事實上早上起床時,胃裡都還有食物,腸胃道就繼續消化,根本沒有達到斷食的效果。吃的時間很重要,不要睡前還在吃東西。
3、吃的量(Volume,總量)
長時間沒進食,感覺斷食時很可怕,因此在可以進食的時間內拼命吃。胃的消化有一定的速度,吃太多,這些食物會在斷食時才會陸續被消化吸收,以為斷16小時,事實上可能連8小時都不到。
4、記得要細嚼慢嚥(Speed,進食速度)
吃得速度過快,容易過量進食(同上)。
5、植物性纖維可以先吃(Sequence,進食順序)
腸子裡的菌種就是身體的小股東,所以要先餵飽腸子裡的好菌,好菌喜歡纖維質,記得要多吃纖維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