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如何治療腸漏症。上星期花了一些時間討論腸漏症的發生與可能症狀。就如上星期所言的,到目前為止,腸漏症正統醫學上仍存在爭議,有些醫師認為腸漏症是存在的,有些醫師認為無法歸納。
但是現代醫學認為腸子確實可能存在滲漏現象。
腸漏案例分享與資訊回顧
03:55~09:56
藉由直播,先觀察自己是否有相關症狀。
1、案例分享
王先生,年約50歲,職業是飛行員。肚子脹氣、常打嗝、消化不良、肚子悶悶脹脹的、而且經常感覺疲倦。飛行員經常會有時差問題,但他認為這不是重點,但腦霧卻帶來極大的困擾,這是來看診的主因。腹部與腦部問題明顯影響他的生活品質。
由於他後來發現頭皮有些發癢的小斑塊,先去看皮膚科,醫師告知有濕疹、毛囊炎,給予抗生素服用。吃藥對頭皮狀況似乎有效,但腹部卻更脹。不久之後又發作,症狀反反覆覆。因為脹氣更嚴重,於是前來就診。
2、醫師的診斷是什麼?
先將歸納症狀。
A、正統醫學的診斷
依照王先生的描述,正統醫學醫師可能診斷為:有慢性倦怠症候群、脂溶性皮膚炎、慢性關節炎、胃食道逆流合併大腸急躁症。
B、自然醫學的診斷。
若是給一位自然醫學的醫師看診,他可能診斷為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
基本上,腸漏症最初是由自然醫學發展而來。這些自然醫學專家並不是學習傳統西醫的MD(Medical Doctor,醫學士、醫師),而是學習Natural Medicine(自然醫學)的專業人士。
自然醫學最先發展”腸漏症”。剛開始,對西醫而言並不認為真有這回事。由於有愈來愈多的醫療研究證據顯示,腸子真的會滲漏,後來西醫常用的字詞為abnormal intestinal permeability(腸道滲透性異常)。
由於腸漏症最後的表現是五花八門,但是源頭可能就是”腸道不夠健康”,導致身體自體免疫疾病(慢性關節炎)、皮膚過敏反應現象、…。
今天暫不爭論現代醫療是否可稱之為”腸漏症”,而是討論已經存在的現象,是否可以用傳統醫學將其歸類為”症候群”。請觀眾藉由視頻,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相關的問題,若有,直播也會給大家一些解決的方法。
腸漏資訊回顧:什麼是腸漏症
09:56~12:46
正常情況下,腸道上皮細胞與細胞之間應該是緊密相連。但是因為某些因素導致細胞與細胞之間”分開”(縫隙、孔洞)了,就是腸漏症。當細胞分開後,原本就存在於腸腔內的物質,包含細菌、病毒、毒素、過敏原等經由從孔洞、縫隙進入微血管,然後流竄全身、影響全身。
細胞之間緊密相連的連結體稱為”tight junction”(後面會說明tight junction是如何調控的),如果這個緊密相連調的節機制鬆掉了,就會出現縫隙。
就像房子門窗,當silicon乾掉或接縫被破壞了,就會出現縫隙,平時不一定有事,一旦颳風下雨,雨水就會滲入屋內,端視灌進多少水、影響到屋內哪些家具、電器。這是腸漏症的概念。
上面這張圖片也是類似的概念。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連結稱為”tight junction”,當tight junction受影響就會被打開(故障,Faulty tight junction),腸腔內的物質就會進入體內、流竄全身。因此腸漏症,經常全身性的毛病,而不只是局部問題。
腸漏症影響的範圍
12:48~15:00
漏進身體內的物質五花八門,物質經由血液流竄全身,所以各種情況都可能會發生。
1、影響中樞神經(Brain/Mood),造成感覺疲倦、感覺憂鬱、甚至腦霧。
2、Meat/CV代謝,與心臟血管、肥胖、內分泌(甲狀腺、胰臟)功能都會受影響,這些都已經被證實。請回顧一下上星期的直播,特別是LPS細菌毒素,會影響心臟血管的沉積,造成動脈硬化,也會影響BBB(血腦屏障),影響腦部功能。
3、影響Skin皮膚,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有些滲入的物質會導致皮膚過敏或敏感等免疫反應。
4、影響Immune免疫系統,滲入不好的物質,直接影響免疫系統,現在認為有些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慢性關節炎)可能和腸漏有關。
5、影響GI腸胃,是從腸道滲入,腸胃當然首當其衝,自然會受影響。
腸漏症診斷
15:01~24:25
討論今天的主角之前,前面簡單的回顧是必要的。
1、Leaky Gut的診斷:
醫學之所以排斥,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很好的診斷工具。傳統上,想知道是否患有腸漏症,需要透過:
A、詢問病史:個人病史以及家族史;理學檢查,查看病人總共有多少症狀。
B、抽血檢驗:排除有無已經存在的病史;評估營養狀態。
C、糞便檢查:查看有無腸道感染;排除腸道慢性發炎。
抽血、糞便檢查是常規性檢查,目的在查看是否有其它現有的疾病,先把已知的疾病排除,再歸納是否與腸漏有關。
D、過敏原檢測:急慢性過敏原
這是非常重要的檢驗項目,腸漏症所引發的症狀與所攝入的過敏原有關,例如,麩質。西方人對麩質過敏的比例較高,東方人相對較少。對麩質過敏的表現就是乳糜瀉(celiac disease)。
過敏原五花八門,根據聯安健檢所發布的過敏原檢測報告,台灣人最常見的過敏原並不是麩質,是『蛋』,包含蛋黃與蛋白。沒有檢測,就不會知道是對蛋或對其它食物過敏。
民眾常說自己對牡蠣、蝦子、螃蟹過敏,但根據健檢統計資料所顯示,對蛋過敏是最大宗。
因此想知道是否有腸漏的問題,在臨床上是利用過敏原檢測(約200種),檢測這些常吃的食物是否因為腸漏的問題而成為過敏原,然後先避開某些食物。
E、腸道滲透性檢測:Lactulose–Mannitol test
想知道是否有腸漏症,常做的『腸道滲透性檢測』,若是陽性,表示有腸漏,但若是陰性,並不表示沒有腸漏,是因為檢測的『敏感度』不足。接下來談談腸道滲透性檢測的原理。
2、什麼是『腸道滲透性檢測:Lactulose–Mannitol test』
這個檢測,執行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敏感度也不足(當腸漏症很輕微,不容易判斷,腸漏症很明顯時才有辦法判斷),因此臨床上並不熱中執行此項檢測。
腸道滲透性檢測的原理是:
A、先讓病患喝一種特製的糖水,糖水裡有兩種成分(兩者都非常甜):
˙Mannitol(甘露醇),分子非常小(分子量約182道爾頓,Dalton),這是用來治療降低腦壓、滲透壓的成分。由於Mannitol分子小,可以經由腸道上皮細胞吸收,進入血管、體內,然後經由尿液排除。
˙Lactulose(乳果糖),分子較大(分子量約342道爾頓),無法經由上皮細胞吸收而進入體內。但是當細胞與細胞之間的tight junction(緊密連結)出現縫隙、孔洞之後,Lactulose才可以通過,進入血管、體內。
B、檢測小腸滲透率:
˙收集6小時內的尿液,量測尿液裡的Mannitol與Lactulose的含量。
˙若尿液裡有檢測到大分子的Lactulose(乳果糖),代表有腸漏。
˙若只有檢測到小分子的Mannitol(甘露醇),代表是正常的。
˙若在尿液中,兩者都沒有檢測到,代表小腸的吸收有問題,因為在正常情況下,Mannitol應該可以被小腸吸收進入體內、再從尿液排除。。
C、滲透率檢測看起來似乎很棒,但不實用、且敏感度不佳:
˙因隨時需要收集尿液,不但外出、上班很不方便,即使在家中,也可能忘了收集尿液。
˙小腸可能只是出現細微腸漏,縫隙、孔洞的沒有大到足以讓Lactulose通過,因此,尿液中也檢測不到Lactulose,但其它如毒素的小分子卻可以通過,腸漏也可能是存在的。
由於不方便、且不夠準確,因此臨床上不常使用。
腸漏症的調控:腸道細胞間Tight junction的調節
24:27~28:31
腸漏的觀念未來會改變。因為在2000年時,馬里蘭大學的教授Alessio Fasano發現了Zonulin這個蛋白質。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1、Zonulin是一種由腸道黏膜細胞所製造、分泌的蛋白質。製造出來的Zonulin會被釋放至腸腔(上圖左邊的藍色小圓圈。左圖示的紫色細胞核、以及藍色的高基氏體Golgi apparatus)。
2、如果Zonulin愈多(可經由血液檢測),會被細胞再吸收回來,導致腸道細胞間的Tight junction鬆開,進而使腸黏膜細胞的通透性增加。此結果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3、Zonulin未來應該會成為腸漏症重要的檢測工具,但目前並未商業化。從一些研究發現,Zonulin與小腸通透性有直接相關。
4、之前經常提到的麩質過敏,在國外超市常常可以看見Gluten free(無麩質)食物。最近的研究已經發現,Gluten麩質會增加Zonulin的分泌(天生基因的影響),導致細胞間與細胞間的緊密結合變鬆散,麩質就更能直接滲進體內。現在認為乳糜瀉(celiac disease)的病患,是因為與Zonulin大量製造有關。
未來或許醫學上可以制定出診斷標準。
回顧–腸漏症可能的原因
28:32~31:12
導致小腸上皮細胞的通透性增加的原因:
通透性增加讓不該滲入體內的物質滲入。想治療腸漏症,必須把導致腸漏的源頭去除,才能真正解決腸漏問題。
1、不當的飲食(food allergy、Gluten)
吃了不該吃的食物。
A、國外很有名的例子,稱『麩質過敏』。
B、在臨床上,經常可見到患者不能吃蛋(蛋黃或蛋白)、奶類。如果本身對這些食物過敏,攝取這些食物就會導致腸道生病。
C、經常吃紅肉、高溫油炸的食物,對腸道環境並不好,容易造成腸漏症。
2、壓力過大(Stress)
壓力大直接壓抑腸道與大腦相通的『迷走神經』,且壓力大時,交感神經亢奮,會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腎上腺素直接引起腸道緊繃,會讓腸道功能受影響、腸壁細胞間的孔隙增加而引起腸漏。
3、藥物:抗生素(Antibiotics)
若吃太久,腸道好菌被殺光,會讓腸道生病。抗生素本身是造成腸道生病的重要因素。
4、藥物:氫離子阻斷劑PPI
腸胃科常用的藥物,用來抑制胃酸分泌。當胃酸分泌被壓制,腸胃道酸鹼值會改變,也會造成腸道生病。
5、藥物:荷爾蒙藥物(Synthetic Hormones)
女性常吃的荷爾蒙藥物,例如,避孕藥、或子宮內膜異位吃的荷爾蒙藥物,也會影響腸子滲漏。
6、感染(Infection)
若攝取被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汙染的食物,細菌會直接攻擊腸道、導致腹瀉,當然會造成腸道通透性改變。
7、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
未來會再找時間說明SIBO。以腸道健康而言,SIBO佔有很重要的因素。
腸漏症的治療–回復腸道健康
31:13~45:06
若不談治療(treat),但要讓腸道的縫隙、孔洞復原(healing)變小,就要把上述的原因去除。修補腸道黏膜的程序大致歸類成4個方向(4R):
1、Remove(移除、排除)
這部分最重要。
˙避免高油脂、高糖分飲食。
˙減少過敏原食物,例如gluten、蛋、…等。
˙拒絕不必要的藥物:荷爾蒙、抗生素、PPI、…,藥物能免則免。
尤其是腸胃科抑制胃酸藥物PPI,吃太多PPI會改變腸胃道的酸鹼值,酸鹼值也改變腸道菌種、腸道通透性。
2、Replace(取代)
當把不利的東西移除,要用好的東西取代它們,例如,多食用保護腸道、讓腸道更健康的食物,例如,纖維(腸道菌的營養來源、也能促進腸道蠕動)、發酵類食物等。
3、Repair(修復)
已經受傷的腸道要修復它。
˙Glutamine(左旋麩醯胺酸),是腸道黏膜結構非常重要的成分,Glutamine會讓黏膜細胞會長得更好、更健康、細胞間更緊密結合。
˙魚油,EPA、DHA可以減輕身體(腸道)發炎現象。
˙維生素D,提升保護力,輔助黏膜生長。
4、Rebalance(重新維持平衡)
當腸道受傷,腸內菌也會改變。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讓腸道菌恢復平衡。
如果覺得腸道不舒服,而各種檢查的結果都沒有異狀,可以按照上述4R方式執行,大部分的人都能獲得改善。
腸胃科傳統上就是利用腸胃鏡檢查、開健保藥物、…、等方式治療病患,但是這些並無法完全解決病患問題。例如,上個月連續看了2位病患,他們一直都覺得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看診醫師只看到胃食道逆流,並給予PPI,連續吃了約3~5年,在這段時間內一直消瘦,但病患仍覺得胃脹、胃悶、不舒服。病患看了很多醫師,醫師也給了最好的藥物,醫師說若再不行,恐得去看精神科。這是不斷輪迴的疾病。這也是我為何要不斷地討論這些問題,目的在跳脫傳統的治療。
直播觀眾提問Q&A
Q1、過敏性鼻炎造成鼻塞很嚴重,鼻子開過刀,持續在用過耳鼻喉科各種藥物效果也不好,有可能是腸漏造成的嗎?
45:20~48:31
Q2、中國人炒的白菜青茶是好的fiber嗎?
48:35~51:33
Q3、本人也是脹氣、噯氣多年治不好,吃了好多PPI
51:41~55:52
Q4、Are there good glutamine or not effective glutamine. Don’t know which brand to buy on Amazon. If you know a good supplier. Thank?
56:20~57:02
Q5、飲用水的品質會影響腸道健康嗎?
57:03~58:28
Q6、我老婆有嚴重腰果過敏,吃到就會去急診,但最近做急性過敏源檢查,在正常值範圍,只是略高一點,這該如何解釋?這檢查準嗎?
58:29~1:00:40
Q7、請問醫師,只有噯氣,胃有氣上來這樣大概一個多月,最近又比較好一點,這樣需要照胃鏡檢查嗎?
1:00:42~1:01:35
Q8、生菜和炒的菜都是同樣好的Fiber嗎?
1:01:36~1:04:45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