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whitelogo-bluelogo-whitelogo-white
  • 理想&堅持
    • 理想
    • 堅持
  • 醫療團隊
  • 專長&服務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 胃
      • 腸
      • 肝
      • 膽
      • 流言釋疑
    • 影音資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聯絡&交通
    • 聯絡我們
    • 交通指南
  • 門診預約
    • 門診時間
    • 特約門診
    • 看診流程
  • English
消化系統的癌症預防 Q&A,第二篇〔胃篇〕
2023-09-04
胰臟癌的預防
2023-09-08

医学の軌跡|常常吃海鮮會不會容易重金屬中毒?從汞談起|李宜霖醫師|

汞中毒,可能致死卻難以診斷與治療!

 

流動如水,顏色如銀。汞(水銀),是一種天然存在於地殼中有毒金屬,它可以因火山活動、岩石風化與人類活動而釋放到環境中。人類活動是汞排放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https://www.ukessays.com/essays/environmental-sciences/adverse-environmental-effect-of-methylmercury-7519.php

 

幾世紀以來,因為其化學、物理特性,汞一直被用於多種用途,包含醫藥以及廣泛的工業用途,例如,藥物甘汞、水銀溫度計、某些電池、螢光燈、省電燈泡、燃煤、垃圾焚燒、採礦、…等。正因為如此,它是一種常見的化學暴露與環境污染物。身體存在少量的汞可能不會影響健康,當一次性接觸太多或累積過量的汞時,就會發生汞中毒。

 

常見的汞曝露與汞中毒(Mercury poisoning)

 

人體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接觸到汞,最常見的原因是食用被甲基汞汙染的魚類與海鮮(烹飪也無法消除),以及在從事工業、採礦過程中吸入汞元素蒸氣。有3種形式的汞會導致不同的汞中毒綜合症。

 

1、汞曝露

由於採礦與工業化,環境中汞含量一直在增加。所有人都會接觸到一定程度的汞,但一般人是接觸到低劑量的汞,短時間接觸大量的汞(短時間的急性曝露,通常不到一天)或長期接觸才會造成汞中毒,急性曝露通常是因為工業事故而曝露於高濃度汞環境中。在環境中,汞以3種形式存在:

 

A、元素(汞金屬)

˙水銀溫度計、螢光燈、省電燈泡,如果壞了、破了,吸入汞蒸氣或皮膚接觸會有一定的風險。

˙牙科填充物,現代汞合金填充物的汞含量很低,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安全的。

 

B、有機化合物

˙甲基汞是一種強大的神經毒素,暴露於高濃度甲基汞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汞被水中的細菌轉化為甲基汞,進入魚類食物鏈:中型魚吃小魚、大型魚吃中型魚,大型魚體內累積最多甲基汞。如果大量食用(生魚片大都來自大型魚類)、食用頻率太高,會增加體內甲機汞含量。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rcury_in_fish

 

C、無機化合物

˙天然存在於煤礦中,當燃燒煤炭發電時,無機汞會釋放到空氣中;

˙無機汞也是多種工業過程中的所製造出來的廢物。

˙含汞的消毒劑。

˙有些電池含有汞,如果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它們會進入環境。

˙也可能因為職業而接觸到。

 

不同形式的汞其毒性程度,以及其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以及肺、腎、皮膚和眼睛的影響各不相同。

 

2、汞中毒對健康的影響

當接觸過多的汞且身體對汞產生負面反應時,就會發生汞中毒。

 

A、汞是一種神經毒,接觸汞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多種因素:

˙哪一種汞,例如,甲基汞(有機)、元素(金屬)汞;

˙如何暴露,例如,吸入、進食、皮膚接觸等;

˙曝露環境中的汞含量;

˙持續曝露時間有多長;

˙暴露者的年齡,未出生的胎兒、嬰兒、兒童最脆弱,因為他們正在發育;

˙暴露者本身的健康狀態。

 

B、汞中毒對健康的影響

  汞的種類    元素汞(液態汞、水銀)       有機汞(甲基汞) 無機汞(氯化汞、氯化亞汞)
    來源 來自溫度計、省電燈泡、路燈、螢光燈、牙科填充物等 主要是攝取過量的魚類、海鮮,緩慢累積而來 來自燃煤、電池、殺菌劑、藥物(甘汞)等
    吸收      汞蒸氣,由肺吸入     腸胃道、皮膚吸收    胃腸道、皮膚吸收
 

 

汞中毒跡象與症狀

元素汞中毒在大量吸入後症狀立即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嘴裡有金屬味、噁心或嘔吐、牙齦出血或腫脹。常見肺、中樞神經系統與腎毒性。 長期接觸有機汞,身體某些部位感覺麻木或隱痛、顫抖、走路不穩、複視或視力模糊或失明、記憶喪失、癲癇發作。通常會導致典型的遲發性神經系統症狀。 胃和/或喉嚨有燒灼感、噁心或嘔吐、腹瀉、嘔吐物或糞便中帶血、小便顏色改變,同時會攻擊大腦與腎臟。主要引起腎臟與胃腸道毒性。
 

其它與併發症

1、汞中毒症狀各不相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最為顯著。

2、汞中毒會破壞胎兒和兒童早期的發育,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

3、大量的汞會導致長期、甚至是永久性神經系統變化,在發育中的幼兒尤其明顯。

4、汞中毒患者的預後取決於是否存在神經功能受損,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無法逆轉的。

 

更為嚴重的汞暴露會導致預後不良,如果吸入元素汞,會導致永久性肺損傷與潛在的腦損傷;無機汞會損害腎臟並導致失血;有機汞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如果不進行治療,大量接觸或長期接觸汞會導致死亡。

 

3、汞中毒的作用機制

A、汞主要與硫醇基(sulfhydryl groups)結合,其次是與醯胺(amide)、羧基(carboxyl)和磷醯基(phosphoryl groups)結合,這會中斷全身的細胞酵素系統與蛋白質系統,因此會導致酶、細胞膜、運輸機制與結構蛋白嚴重的功能障礙。

 

B、曝露於汞鹽(無機汞)後,早期會對胃腸道黏膜和近端腎小管造成損害。這種損害來自汞離子的直接氧化作用。

 

甘汞曾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腮腺炎、傷寒等。甘汞也作為瀉藥上市銷售,可緩解充血與便秘,但醫生並不知道藥物的作用機制是什麼,而在當時,高劑量的甘汞通常會導致極度痙攣、嘔吐與血性腹瀉,然而這被視為甘汞正在努力淨化系統並消除疾病的跡象。

 

C、無機鹽類脂溶性低,對血腦屏障的穿透性差,但由於清除緩慢,有些會累積。

 

D、有機汞(例如,甲基汞),親脂性且會分佈在所有組織中,包含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有機汞沉澱物被認為會轉化為無機汞,因而引起毒性。

 

 

汞做為藥物與中毒的歷史

 

氯化亞汞(化學式Hg2Cl2),俗稱甘汞,英文名稱為Calomel,該名稱源自希臘語kalos(美麗)與melas(黑色),因為它在與氨反應時會變成黑色,這是煉丹術士都知道的事。

 

1、汞作為藥物

A、1608 年首次進入西方醫學文獻,當時Oswald Croll(是一位煉金術士,也是德國黑森州馬爾堡大學的醫學教授)描述了甘汞的製備方法。

 

B、到19世紀,甘汞被視為仙丹或特效藥,用於治療幾乎所有疾病,包括梅毒、支氣管炎、霍亂、嵌甲(凍甲)、長牙齒、痛風、肺結核、流感與癌症。

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in/Calomel-America-Mercurial-Panacea-Ghosts-ebook/dp/B008DKOJRY

 

C、隨著甘汞愈來愈受歡迎,科學家們對其作用機制進行了更多研究。甘汞一直使用到1890年代,甚至進入20世紀初。最終,隨著更多研究出爐,甘汞受歡迎的程度開始減弱,因為科學家們發現該化合物中的汞會使患者中毒。

 

2、汞中毒的歷史

˙已知或懷疑有幾位中國皇帝與其他中國貴族,為了要促進健康、長壽或永生,在煉金術士給予他們服用含有元素汞(或更常見的硃砂)的『長生不老藥』之後,因汞中毒死亡或生病。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有:1據悉,統一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死於為了讓他長生不老的水銀藥丸。2唐宣宗,中國晚唐皇帝之一,皇家煉金術士給予”經過火處理的硃砂”以求長生不老,宣宗變得易怒與偏執,他似乎最終於859年死於中毒。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多年來,包括他在總統任期的早期階段,一直在服用他那個時代的一種常見藥物,稱為”藍色物質”,其中含有大量的汞。

 

˙1950年代,由於工業往河流與沿海水域排放汞,日本多地爆發甲基汞中毒事件,最著名的例子是在水俁(Minamata)和新潟(Niigata)。僅在水俁,就有600多人死於所謂的水俁病。超過21,000人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賠,其中近3000人被證明患有水俁病。記錄在案的22個案例中,食用受污染魚的孕婦出現輕微(或沒有)症狀,但生下嬰兒有嚴重的發育障礙。

 

˙加拿大安大略省Grassy Narrows和Whitedog好幾代原住民因食用受汞污染的魚而暴露於高濃度汞中。當時一家化工廠將超過9,000公斤的汞直接排放到河流系統並持續汞空氣污染直到1975年。

 

˙1971~1972年,伊拉克農村地區發生了廣泛的汞中毒事件,當時農村人口使用以甲基汞為基礎的殺菌劑所處理過的穀物(小麥和大麥種子)製作麵包(正常情況下,這些以甲機汞處理過的穀物只能用於播種而不可供人食用),導致至少6530起汞中毒事件、與至少459人死亡(詳見『伊拉克麥粒汞中毒事件』,1971 Iraq poison grain disaster)。

圖片來源:https://thefactsource.com/iraq-1971-poison-grain-disaster-leaves-459-dead/

 

˙2008年12月,演員傑瑞米・皮文(Jeremy Piven)被診斷出患有汞中毒,可能是由於連續20年每天吃兩次壽司或服用草藥所致。

 

˙《汞的水俁公約》(the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簡稱:《汞公約》,宣佈在2016年4月22日簽署,2017年8月16日生效,是一部全面對汞進行規制的國際公約。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量超過5毫克的普通照明用途的螢光燈。公約還將煤炭火力發電站的大氣排放列為規制對象。

圖片來源:https://www.un.org/es/node/204626

 

 

汞中毒的診斷與治療

 

汞中毒很難診斷,也沒有可以治療的特效藥。

 

1、汞中毒的診斷

汞中毒很難診斷。

 

A、汞中毒發病時的症狀與其它系統的疾病症狀非常類似,容易被誤診為其它的醫療問題,例如,胃炎、胃腸道出血與呼吸窘迫。由於沒有特異性徵兆和症狀,汞中毒很難診斷。除非是在接觸汞、並出現嚴重症狀後在急診室診斷出來。

 

B、要確診慢性汞中毒必須獲得完整、徹底的病史,包含:

˙詢問有關各種症狀,例如,出現這些症狀的時間與嚴重程度

˙是否接觸過任何化學物質或化合物

˙尿液分析(24小時尿液收集)

˙血液檢查(全血細胞計數與生化檢查)

˙心電圖

˙胸部X光檢查

 

醫療單位將在完整的病史與身體檢查後診斷出汞中毒。

 

2、汞中毒的治療

汞中毒沒有特效藥。

 

如果體內汞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可能需要進行『螯合療法』;或者嘗試其它治療以減少身體和胃腸道中的汞含量,包含:藥用炭、全腸沖洗、血液透析、輸血、…等。

 

從長遠看,需要繼續治療以便控制汞中毒的影響,例如,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3、汞中毒的預後

汞暴露後的預後變化很大,一般取決於暴露水平。

˙大量接觸可能會昏迷或死亡;

˙隨著時間的過去,輕微症狀可能會消失;

˙延遲出現的神經系統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十年;

˙胎兒與兒童極易受影響,並可能導致死亡、永久性神經功能缺損或智力低下。

 

由於嚴重且不可逆的傷害,培養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意識非常重要。

 

 

預防汞中毒

 

汞中毒無法治愈,治療汞中毒的最佳方法是減少曝露在汞環境中。

 

1、透過消除或減少接觸汞與汞化合物以預防或減少汞中毒。為此,許多政府和私人團體已努力嚴格管制汞的使用、或發布有關汞使用的建議。大多數國家都簽署了《汞的水俁公約》。

 

2、自2010年3月15日起,歐盟禁止出口汞和某些汞化合物。歐盟已禁止汞的大部分用途,但由於來自德國、荷蘭與匈牙利等國家的壓力,汞被允許用於螢光燈泡,這些國家都與螢光燈泡的生產商有關,例如,通用電氣、飛利浦與歐司朗。

 

3、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和EPA(美國環境保護署)建議育齡婦女、哺乳母親與年幼的兒童完全避免食用來自墨西哥灣的劍魚、鯊魚、鯖魚和方頭魚;並限制食用長鰭金槍魚每週不超過170克;所有其他魚類和貝類每週不超過 340克。EPA於2004年發布了有關魚類與貝類汞暴露的建議。

 

˙限制大魚的攝取量。

˙如果正在懷孕或哺乳,避免食用汞含量高的魚。

˙遵循兒童食用魚類與海鮮指南。

˙慎重選擇壽司,許多受歡迎的壽司卷都是用含汞的魚製成的。

˙留意所在地區的魚類公告,如果是自己捕撈海鮮,尤其有用。

˙在嘗試懷孕前進行血液或尿液汞測試。

 

4、清潔溢漏出的水銀。水銀溫度計和水銀燈泡不像以前那麼普遍,如果小心處理,它們所含的水銀量不太可能成為健康問題。然而,破碎的物品仍然需要仔細清理,因為水銀很難收集,而且很容易因為意外造成更大的暴露問題。如果可以,可將硫磺粉舖在洩漏物上,形成比液態汞更容易去除的固體化合物。

 

˙不要對該區域進行吸塵,以防止汞透過空氣傳播並進入肺部。

˙讓房間通風。

˙戴上手套拾起所有玻璃碎片與粉末。

˙將所有破碎的球體或管子放入堅固的密封容器中。

˙使用膠帶黏起任何剩餘的小玻璃碎片與粉末。

˙用濕紙巾或一次性濕巾將該區域擦拭乾淨,然後放入玻璃罐或塑料袋中。

˙繼續讓房間通風12~24小時。

˙將任何受污染的物品放入垃圾中,而不是放入回收箱中。

 

5、在工作環境中,處理汞化學品與化合物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

 

6、用更安全的替代品置換牙齒中的舊汞合金填充物。

 

7、如果認為自己接觸過的汞,請立即洗手。

 

 

———————————— The End ——————————————

 

Share

Related posts

2025-05-15

|直播|新年度,消化器醫學發展方向|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2025-05-15

|直播|細菌性或是病毒性腸胃炎如何區別?|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2025-05-15

|直播| 大腸急躁症如何控制改善|腸胃霖負擔|


Read more

搜尋內容

內容分類

  • 置頂
  • 影音資訊
    • 直播內容摘要
  • 文章專欄
    • 食道
      • 其它食道疾病(食道潰瘍、食道癌)
      • Achalasia 食道賁門遲緩不能
      • Barrett esophagus 巴瑞特氏食道
    • 胃
      • PPI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 胃輕癱
      • 黏膜下腫瘤
      • 胃食道逆流
      • 胃部疾病與治療
      • Ranitidine
    • 腸
      • 大腸癌
      • 腸漏症(含食物過敏原測試)
      • 潰瘍性結腸炎(含克隆氏症)
      • 大腸瘜肉
      • 腸胃不適、血便、腹瀉、腸胃炎
      • 腸胃藥物
      • 便秘
    • 肝
      • Fibroscan 肝臟纖維掃描儀
      • 各種肝炎(A、B、C、酒肝、藥肝、脂肪肝)
    • 膽
    • 胰臟
    • 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手術(胃鏡、大腸鏡、stretta procedure、食道黏膜燒灼術)
    • 新冠肺炎 COVID-19
    • 施打疫苗
    • 關節
    • 癌指數
    • 心臟血管疾病
    • 高血壓
    • 代謝症候群
    • 減重
    • 糖尿病
    • 養生漫談
  • 小兒腸胃
  • 醫療成果
  • 病患反應
  • 飲食相關
  • 營養補充
    • 單寧酸
    • 益生菌
    • 維生素D
    • 麩醯胺酸
    • 精胺酸
  • 流言釋疑

行動APP看檢查報告

用誠摯的心做最好的專科醫療,用最尖端的醫療科技讓病患可以很快的回復笑顏,

畢竟【Health、Wellness、Smile】是你、我對生命共同的期待。

健康資訊

  • 文章專欄

專長&服務

  • 無痛腸胃鏡
  • 早期腸胃道癌治療
  • 30分鐘快速檢驗
  • 彩色都卜勒腹部超音波
  • 腫瘤標記檢測
  • 過敏原、重金屬檢測、治療
  • 靜脈雷射治療
  • 腸道菌叢分析、改善

醫療團隊

  • 李宜霖 醫師
  • 沈一嫻 教授
  • 陳邦基 教授
  • 葉森洲 教授
  • 鄭乃源 醫師
  • 陳民輝 醫師
  • 陳威智醫師
  • 陳誌順 麻醉醫師
  • 醫檢師
  • 藥師團隊
  • 護理&內視鏡技師團隊
  • 行政團隊
  • 文件下載
  • 環境&設備
  • 交通指南

特約專線: 0918-576-588 

特約專線: 0972-515-588 

預掛電話: 02-2658-2669

Fax:02-2658-5869

104台北市中山區植福路298號

footer_logo_3-150x44
footer_logo_4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 No translation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